追过梦、做过事 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抖音号“上新”,来听听“爷爷奶奶的真心话”

2020-09-28    作者:本报记者 吴汝琴 程 峰

092919.jpg
092918.jpg
092917.jpg
092914.jpg
092920.jpg



       你的人生中,做的哪一次选择是最对的?感到最快乐的是什么?最大的遗憾又是什么?短短三分钟的视频里,一群耄耋老人用三言两语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这是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抖音号新近推出的《爷爷奶奶真心话》栏目,老人们或淡然、或乐观、或上进的人生态度,引来一片热赞,也引发了年轻人对生活的反思。




《爷爷奶奶真心话》都是他们的人生故事



       今年80岁的施启萍是杨浦区社会福利院里的文体骨干,无论是做早操、跳健身舞,还是各种趣味运动,她都是一把好手,每天中午还要自觉练一小时的钢琴。

       “我对我的人生都挺满意,如果说哪一次选择是最对的,那就是成为一名体操运动员,后来还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不久前,面对镜头,施启萍笑着谈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最开心的是参加了上海市体操比赛,荣获了全能冠军;最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患上心脏病,没能参加全国体操比赛,无奈结束了运动生涯……虽然有遗憾,但因为拼搏过,人生仍然是值得的。

       “其实,施阿姨患有双侧肾癌,但她从来不把自己当病人,无论什么时候,脸上永远都是带着笑的。”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乔毅皓说,最近院里想邀请一部分老人“聊聊人生那些事儿”,就想到了她,“从她身上,可以看到非常积极的生活态度,纵使遇到了困难,也能笑对人生。”

       和施启萍一样,面对镜头回顾一生的,还有其他7位老人,年龄最大的是100岁的李月桃。70年前,李月桃离开家乡,前往无锡打工,后来又来到上海成为了一名菜贩。无论在哪里,无论做的是哪一行,李月桃都兢兢业业,用自己双手赚来的钱撑起了一个家。回望自己的一生,李月桃自豪地笑了:“我没有遗憾”。




“最开心”与“最遗憾”都无关名利



       今年9月,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在抖音等视频网站上线了《爷爷奶奶真心话》系列微访谈,目前已推出3期,主题分别是:“你一生中做得最对的选择是什么?”“你一生中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我们一共邀请了8名住养老人参与微访谈,事先没有任何对词、预设情景等,都是他们最想对别人说的话。”据乔毅皓介绍,这些老人的职业和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他们中有教师、有医生、有居委干部,有的平实,有的曲折,但回过头来看,他们都走上了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

       徐桂兰和陆雪珍今年都是94岁,还有84岁的单艳辉,三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在“最对的一次人生选择”问题上,不约而同回答:“读书、识字、走出家庭”。她们出生在解放前,小时候或是因为家里穷,或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根本没有机会去学堂。早早结婚生子后,又被束缚在家庭中。新中国成立后,徐桂兰读书识字,找到了一份工作,改变了一生的命运;陆雪珍也摆脱了家庭妇女的身份,成为了一名里弄干部,从此干了整整38年。而单艳辉进了夜校,依靠自学和苦读,成为了一名医生。

       乔毅皓表示,当时拍完这系列视频后,工作人员看了既感动又感慨,感动的是老人们认认真真过的人生,感慨的是那些最骄傲最遗憾的事,往往和现在很多人所追求的名利与财富都无关,亲情、爱情、友情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开心的是自己追过梦、做过事,还有三五好友与孝顺儿女;最遗憾的或是不能再为儿女亲手做衣服、或是没能与老伴一起享福。”




玩模仿秀、拍微电影  养老院的晚年也很精彩



       《爷爷奶奶真心话》上线以后,很快收获了网友们的“转赞评”,年轻人纷纷留言:“我跟爷爷奶奶一样,没读好书,现在是真后悔”“遗憾总是会有的,所以要好好珍惜每一天”“有苦有乐有遗憾,这就是人生”“爷爷奶奶们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乔毅皓坦言,策划这系列微访谈,一方面是希望用短视频引导年轻人来关注甚至反思自己当下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消除社会对养老机构的误解。“我发现现在仍有人对养老机构存在偏见,说什么‘住进养老院这辈子就完了’‘老人肯定都是暮气沉沉的’等等。”乔毅皓说,他们还策划了一系列其他短视频,以及最近大热出圈的老人版“世界名画模仿秀”,“我们想告诉大家,养老院的老人一样积极、乐观,晚年生活也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