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感受公益之城的细腻与温暖

上海“公益伙伴月”开幕 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与市民共话公益话题

2020-09-07    作者:本报记者 吴汝琴

       无论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服务民生保障,抑或是应对突发事件;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前线,还是在上海的社区、街头,你总能见到社会组织活跃的身影。目前,上海已拥有社会组织1.7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2万人,他们早已成为这座城市里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

       9月6日,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通990——第十届上海公益伙伴日”特别节目,与市民共话本市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公益的话题。



携手抗疫,展现大城大爱



       据悉,截至今年8月20日,上海共有社会组织17194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保障、应对突发事件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在年初突如其来的抗疫战争中,上海的社会组织就是一支卓有贡献的力量。截至8月24日,本市各慈善组织累计接受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收入18.75亿元,已捐赠支出18.26亿元,累计结余的0.49亿元中,有0.44亿元将定向捐赠。在捐助上海、湖北的同时,一些社会组织还支援海外抗疫。如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启动了“全球人道主义驰援”计划,通过紧急调配全球资源,驰援海外各国。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社会组织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的主动配合政府服务社会,有的通过专业服务、资源对接等持续参与疫情防控。朱勤皓介绍说,疫情发生后,市民政局倡导开展了“疫情防控社工专业服务行动”,市社工协会随即发出“上海社工在行动”的号召令,70多家社工机构和200多名社工志愿者踊跃加入了“战疫情——上海社工服务团”。抗疫期间,全市累计有8000多位医务社工、工会社工、司法社工、社区社工、儿童社工等在各自机构、社区、单位开展志愿服务。

       今年4月起,一批批海外小留学生搭包机抵沪回国。为此,市级儿童福利机构的专业儿童社工团队,分批进入集中隔离点,为没有监护人的孩子提供临时监护照料。市社工协会则专门组团,为等候孩子核酸检测结果的家长们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政策咨询、心理减压、相互支持服务。“上海社会组织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体现了新时代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展现了上海的大城大爱。”




既有“高大上”,也有“接地气”



       朱勤皓表示,上海的社会组织涵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既有上海慈善基金会这样的全国领军慈善组织,也有上海工业经济联合会这样的行业协会巨擘,更有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有影响力的涉外社会组织,如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上海白玉兰谈家桢生命科学发展基金会等,还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争取全球话语权。

       除了“高大上”,更有“接地气”。在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群众需求方面,社会组织同样有所作为。目前全市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已达5176家,占全市社会组织总量的近30%。朱勤皓表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他们更接地气,对群众需求摸得更准,可以补充政府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当社区中出现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时,社区社会组织就成了“减压阀”“缓冲器”,能更好地化解冲突、缓和矛盾。

       不少社会组织还会结合当地居民实际情况,推出个性化的服务。像浦东塘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就为所辖社区开展“公益定制”,开展了“晴暖兵心、和谐警营,心理服务进军营”“塘桥公益接力棒”“心愿墙点亮微心愿”等项目,满足了社区里不同人群的需求。




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



       赋能社会组织,始终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朱勤皓表示,其核心是依法规范。比如,重点推动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实行社会组织年度检查与年报公示并行制度;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信用建设;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等。

       而在强化规范监管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在不断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空间。据介绍,市民政局一直鼓励“将应由政府提供、适合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公共管理和服务,交给社会组织承接”。2019年,上海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目前,购买主体发布的项目需求数量已接近2000个,700多家社会组织在平台上发布了近 1500 个可供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此外,市民政局还积极协调,支持接受公益捐赠的社会组织享受“免税”,目前全市可以享受公益事业捐赠票据的社会服务机构已近100家。上述举措,都为社会组织更好地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更好的条件。




筹划恢复设立“上海慈善奖”



       今年9月5日是第五个“中华慈善日”,也是2020年“上海公益伙伴日”的开幕日。当天,还表彰了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上海提名奖”的获得者。

       据朱勤皓介绍,“中华慈善日”与“公益伙伴日(月)”的结合以后每年都将固定下来,今后“伙伴月”开幕时,都将举办对慈善先进的表彰活动,本市也正在筹划恢复设立“上海慈善奖”。“慈善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2016年《慈善法》出台以后,慈善事业已不仅是一种道德追求,更是一项社会制度。我们认为,慈善精神对于传统美德的继续发扬、对城市精神的积淀,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朱勤皓表示,快速发展的公益慈善事业,标记了上海城市的文明高度,也为这座现代化超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希望每一个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人,不仅感受到上海的高度和魅力,也感受到上海的细腻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