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入戏太深,还是网络暴力?

2020-08-10    作者:林 渌

      热剧《三十而已》近日大结局,许多一度沉浸在“渣男”和“打小三”剧情中无法自拔,甚至气到要“吐血”的观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回到日常平静的生活。不过,在剧中出演许幻山和林有有的演员可就没那么“平静”了,其微博连日被大量网友攻陷,谩骂、诅咒甚至威胁、人身攻击的不乏其人,使得两位演员每次有新剧情更新,都只能先自己狠骂角色以“自保”。

      《三十而已》刚开播时,剧中几位贵妇挎着爱马仕包的照片传遍全网,舆论一度集中在没有一只爱马仕“不足以谈人生”的调侃上,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剧中角色许幻山出轨林有有,爱马仕包的梗瞬间被遗忘,网友的热议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对“渣男”“小三”之上。一时间,正义之士泛滥,大量网友直接用不堪入目的语言到演员的微博公开骂人(目前已被删除),当演员设置了“关注7天才可评论”之后,又有不少人特意注册新号关注了7天,只为了到其微博开骂。几天前,男演员还收到了网友寄给他的两大箱绿茶饮品以及高山绿茶,以暗示该演员在剧中选了“绿茶型”小三(专指表面清纯可人、楚楚可怜,实则心机深沉、擅于玩弄感情的女性)而背叛了妻子。

      看剧感情丰富入戏深,本无可厚非,但深到将剧中角色与演员等同起来,进而采取实际行动攻击演员本人,采用谩骂、侮辱、人身攻击等多种形式来宣泄一时的情绪,就已经远远超越了看剧娱乐的界限,涉嫌触犯法律。尤其是,这些每天在微博骂骂咧咧的“键盘侠”无一不是高举道德的旗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这让人不得不担忧,剧情中的第三者还未上位,剧情外的演员已被唾沫淹死。“人言可畏”的悲剧,难道我们中国观众没有见识过吗?

      这些超越了红线的行为,至少有两点值得人们深思:其一,虚拟世界中的人身攻击与侮辱诽谤该如何监管?其二,普通观众该如何避免“入戏过深”,不踩红线?按照我国法律,受到无端攻击的演员当然可以保留电子证据,去法院起诉,但大多数演员除非遭受到明确的死亡威胁并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样做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虚拟世界中的发言固然可比真实世界中的发言自由,但绝不是法外之地,任由愤怒与一时意气驱动的人身攻击一样涉嫌侵权。但单靠互联网企业与法律的监管,存在滞后性与成本高的问题,网友的自律结合法律的监管才能杜绝此类现象。普通观众,明白“虚”“实”的界限,明白虚实之间皆有法度,明白所谓“道德”,唯其更多地用以自省才能发挥应有之义,如此,一个普通人也许可以更好地享受荧屏带来的休闲畅快。

      观众,是最关心影视产业发展的人群之一。当打着“道德”与“三观”名义的攻击不断啃食着影视作品的内容,我们本就弱智化、脸谱化、类型化、单一化倾向明显的荧屏角色将更加没有灵魂。丰富的人性、丰满的人物、优秀的演技,绝不是这些攻击者的污言秽语能够造就的,给影视从业者一片清凉之地,或许才能等来更好的作品。著名作家金宇澄在《十三邀》中言:“我们的年轻的读者,对三观不正特别敏感。还有是一个最不好的词,‘渣男’这个词最不好。(人)本身是非常复杂性的东西,这个也渣男,那个也渣男,你把那么复杂的人性变化,用这么低能的一句话就去涵盖它,太可怜了,真的是太幼稚,太可怜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手撕小三”,所谓“全网的道德狂欢”是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