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老人, 教您学会用“巧劲”

市民政局“老吾老计划” 启动第三批、第四批试点,为更多失能老人家庭解困

2020-08-05    作者:本报记者 吴汝琴

       推行轮椅时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帮助失能老人起身?做什么操可以预防大脑疾病?这些照护小技巧,现在有了专业人士,可以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你。

       目前,由市民政局“老吾老计划——家庭照护能力提升项目”的第三批、第四批试点工作正在全市有序开展,不仅能为轻度失能老人照料者提供小班化授课,还有专门为社区潜在被照护对象设置的健康养护实训,针对部分有需求的家庭,还提供了居家照护入户指导。




小班化教学   哪里不会,手把手来教



       “你的两只手围上去,拉着老人裤腰的地方,慢慢扶她站起来。然后面向椅子的方向,当你感觉你的腿碰到椅子的时候,再把她放在椅子上……”在南风养老院副院长张红翠手把手的指导下,临沂七村的居民陈燕萍顺利地把一位和自己体重相仿的老人,从轮椅上移动到了椅子上。围坐在一边的十多名居民边听边看,连连点头,“学到了。”

       这是前天发生在临沂七村社区老年活动室里的一幕,这里举行的是南码头路街道“老吾老计划——家庭照护能力提升项目”中的一项:集中教学的第4节课——轮椅的日常使用。从今年6月28日起,南码头路街道10个居委的200名老人和家属,已经相继学习了居家安全、心理疏导、健康管理等培训课程。

       “有时会帮忙照看一下家里的长辈,大多时候都是自己‘瞎弄’。我还在网上搜索过一些护理知识,但用不到生活中。”居民陈燕萍说,得知有“老吾老计划”后,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传授的都是非常贴合老年人的护理技巧,怎么帮行动不便的老人移动,怎么用辅具,怎么做简单的康复操。一个班只有20个人,遇上需要实际操作的,老师会逐一教,是真正的小班化教学。”




私人“定制”   上了必修课还有自选课



       和陈燕萍不同的是,家住光鸿苑的居民陈加申申请的是街道“老吾老项目”中的入户指导服务。陈加申的老伴4年前因脑溢血开刀后,就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右半身基本无知觉。陈加申说,日常都是自己照顾老伴,抱上抱下靠的都是蛮力,而且越来越力不从心。

       今年6月起,来自街道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员、医生、社工等,每隔几天就会上门为陈加申传授家庭日常照护技巧、按摩保健技能等。前天下午,南苑养老院护理部主任赖菊华就上门带来了一节“卧床老人被动操”课:“左手扶着肩膀,右手托着手肘关节,慢慢地往上抬、放下,再往外,放下。刚开始她的肌肉没放松,幅度不会太大,第二下是不是就好多了?”

       “一共有20次上门指导,我已经学了15次了。现在我照顾老伴,不再用蛮力,会用巧劲了。”陈加申最喜欢的是入户指导不仅有必修课,还有自选课。翻开南码头路街道长者照护之家为其家庭设计的方案,陈加申一一解说:“每次上门包括20分钟的必修课,有测量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还有40分钟的自选课,像床上洗漱、压疮预防、卧床老人喂食、扶抱技巧,都是我选的,是我目前最想学的。”




授课老师都是养老服务机构一线专业人员



       作为上海市民政局“老吾老计划”的第四批试点街道,南码头路街道的老龄化程度很高,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比例已逾38%,老人及家属希望学习家庭照护技能的需求很高。

       “今年内,我们将至少为本街道260户老年家庭提供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形式有小班化的提升辅导课,也有入户指导课,老人向居委申请后,我们会上门进行评估、筛选,确保能享受服务的都是确有需求的老人家庭。特别是入户指导,我们为每个家庭都建立了档案,会根据老人的需求派送服务。”南码头路街道长者照护之家主任吴娟介绍说,机构今年承接了街道的“老吾老计划”,为此还专门组建了一个专业对口的“教师团队”,无论是小班上课的老师,还是入户指导的老师,全都是在养老机构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一线专业人员,他们有丰富的照护经验,讲解深入浅出,实训简单易懂,非常受居民欢迎。

       “老吾老计划”不仅提升了家庭照料者的照护能力,也极大提升了被照料者的生活质量。70多岁的沈老伯摔跤卧床后,因为老伴、保姆都无法将他从床上移动到浴室,一年多没洗过澡了。“我们专门派了一名男护理员,帮老人洗了澡,教会了保姆和家属怎么协助老人移动,老人激动极了。”




“老吾老计划”未来将在全市范围推广



       南码头路街道开展的“老吾老计划”正是目前全市第三批、第四批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2017年起,为了增强家庭照护的能力与意愿,进一步发展社区非正式照料体系,市民政局对原有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者培训项目进行优化升级,开展“老吾老计划——家庭照护能力提升项目”,并于2018年开展第一批试点。该项目主要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以实训式的“集中教学”“照护实训”“入户指导”等方式,赋能失能老年人照料者。

       “在试点过程中,不少承接该项目的社会组织,会根据当地老人的需求以及机构自身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有的会更专注康复训练,有的推出了认知症预防课程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葛健表示,“老吾老计划”为一批有实际居家照护需求的老人和照料者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家庭照护提供了支持性服务,缓解了居家照护的服务压力,同时也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社会组织。

       据悉,“老吾老计划”的覆盖面正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老人家庭成了该项目的受益者。目前,第三批、第四批试点工作正有序开展,截至今年年底,四批试点共将覆盖本市12个区共83个街道,承接项目的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也从最初的7个扩大到如今的29个。市民政局表示,今后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老吾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