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门不畅、运行中忽然加减速,甚至发生“关人”事件……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一次次给公众敲响了警钟。作为全世界拥有在用电梯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现有的27万台电梯中,有4万多台已运行了15年以上。
“无论从电梯本身的技术升级,还是电梯日常使用的频率、负荷来看,电梯同样应该有‘报废’一说。”日前,市电梯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工程师秦炯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他明确提出,电梯事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应当尽快规范对老旧电梯的定期评估,实行强制报废。
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比例低
上海目前现有在用电梯27万台,其中约有十七八万台是安装在居民楼里的住宅电梯。“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市民每天使用电梯的平均频率约在10次左右,可以说,人均使用电梯的频次,要大大高于公共交通的使用率。”秦炯介绍说,随着本市新建商务楼、居民楼速度的放缓,全市新增电梯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17年新增1.9万台,2018年和2019年,每年新增的数量下跌到1.1万台。”和新增数量逐年下降相反的是,15年及以上老旧电梯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市约有4万余台已经服役超过15年,且至今仍在运行。
其实,从2015年开始,本市对高层住宅使用年限超过15年电梯开始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据市市场监督部门统计,2019年度实际完成3131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累计实现15202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的安全评估工作。5年来,已累计实现7055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的更新(安装新电梯)、改造(更换部分零部件)等整改工作。
不过,以居民住宅楼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有四万多台这一数字计算,目前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比例不到20%。
常见电梯“破坏性使用”
秦炯表示,市电梯行业协会一直希望能够推动电梯强制报废的制度。“电梯其实和汽车一样,都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只要使用,就会产生损耗。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一般而言升级换代都很快,上海很多老旧电梯连生产厂家都已经找不到了,新换的零部件又难以和原装设备完全兼容。所以有些电梯虽然换了配件,在使用时仍有些‘疙里疙瘩’,哪怕多次修理亦无济于事,历次维修的费用累计都足够更换一台新的电梯。”
人们时常都能见到类似“生产百年的电梯仍然能够正常使用”的文章,但在秦炯看来,不能用此类极端的、个别的案例来说明普遍情况,“更何况,国内的电梯、特别是居民住宅楼电梯,普遍存在超负荷运载的情况,磨损的程度只会更严重。”
上下班时间电梯里人满为患、新楼交付后建筑材料全靠电梯搬运……“有些甚至可以用‘破坏性使用’来形容,特别是装修时一两百斤的麻袋在电梯里扔进扔出、几百斤的电瓶车也跟着搭乘电梯、年幼的孩子在电梯里蹦蹦跳跳等,都极大缩短了电梯的使用寿命。”据秦炯介绍,协会曾对不同使用时间的电梯进行过排摸,发现1~5年内的电梯磨损相当严重,主要是由于长期运载装修材料、长时间人为卡门不关等导致的;5~10年的电梯情况相对稳定;10年以上的电梯,则因使用时间长,再次出现磨损严重的情况。“虽然国家没有电梯使用强制报废的规定,但业内普遍认为,普通电梯的使用寿命在15年到20年左右。”
秦炯表示,2012年7月20日,上海市地方标准《电梯主要部件判废标准》发布,并于当年12月1日实施。“但其实,仅仅只是进行零部件的判废,并不足以解决很大一部分老旧电梯的根本问题。我们认为,根据国内电梯实际的使用情况,出台电梯强制报废制度非常必要。”
相关新闻
黄浦区逾300台老旧电梯“换新颜”
本报讯(记者 吴玮) “以前坐电梯时常碰到电梯突然不动了,你说心里吓丝丝(口伐)?”住在黄浦区瑞金公寓的谢阿姨已在这幢近百岁的大楼里住了20多年,今年老电梯改造前,因腿脚不便又害怕电梯突然“卡”住,她很少出门,而现在每天都能出去走走。黄浦区从2013年起率先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安全改造,并设立住宅电梯安全保障资金。截至目前,超过100个居民小区逾300台电梯得到了安全性改造。
“90多岁”电梯换新装
瑞金公寓是建造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市优秀保护建筑。虽然大楼建成后,上世纪90年代初电梯进行过改造,但是到目前又有近30年了。物业经理康卡说,今年整体更新改造后,电梯运行平稳。除原先的三方通话按钮,今年还将安装可视电话,万一遇到故障可以直接视频联络。
位于中心城区的黄浦区,电梯普及已有30多年,第一代、第二代的电梯大多已不符合现行标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黄浦区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占有率达到60%以上,老旧化率居全市第一。”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告诉记者,2013年起,黄浦率先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安全改造,并设立住宅电梯安全保障资金。对使用15年以上,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用直管公房、售后公房等住宅电梯,经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确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小区维修资金确实困难的给予改造补贴。
改造,居民们“说了算”
尽管由政府出资补贴,但小区电梯如何改造,是全部更新还是更换主要零部件,选哪家电梯公司和施工方案,全由居民们说了算。居民、业委会、物业会从入围的电梯企业中选定企业,并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政府并不直接参与。但相关部门会对项目起到监督指导和把关的作用,包括在施工前,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评审改造方案;施工中,聘请专业监理单位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施工后,再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审价,对经审计的补贴改造费用。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黄浦区96个小区297台电梯实施安全性改造。
为了推进辖区范围内老旧电梯的改造对象遴选,目前黄浦区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数量也在增加。“电梯安全评估就如同‘体检’,扩大评估数量,对电梯系统潜在安全隐患的全面分析,能让平时一些被疏忽的毛病尽早诊断出来。”黄浦区房管局相关人士说,今年计划完成13个小区39台电梯改造,其中大部分已开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