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云”年内将覆盖全市6077个居村委,实现居村与居民零距离沟通交流
大事、小事、烦心事 上“社区云”议议
2020-06-09
作者:本报记者 吴汝琴
在线上“议事厅”,直接就社区公共议题发表意见;登录线上养老服务平台,能“一目了然”全市养老资源;建立“资金内控监管平台”,为本市民政资金发放搭建“透明防火墙”……昨天上午,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走进上海广播电台“2020年民生访谈”直播间,向市民介绍本市近期的养老、民生工作重点。
【“社区云”年内全面推开】 居民线上参与社区治理
据朱勤皓介绍,市民政局近期一直在研发试行“社区云”。推出“社区云”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智能化+社区治理”的融合,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区、街镇都在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但仍有些突出问题,如各政府部门间信息不互通 、基础数据库难以共享等,因此很多程序、应用无法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基层治理进行支撑。
为了打破这一壁垒,“社区云”的框架结构为“1+2+x”。其中的“1”,指的是一个全市统一的“社区治理主题数据库 ”;“2”指的是两个应用平台,即面向居村干部的“社区治理”平台和面向居民的“居社互动”平台;“X”则代表开放性,在这个平台上,各区现有的社区治理平台,各街镇现有的特色应用程序,各政府条线部门现有的应用,经过改造,统统可以接入。
朱勤皓表示,“社区云”是基层落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社会治理一张网”设在基层社区的一个重要端口和平台,将能够为基层社区治理提供强大的支撑。
对居民而言,通过“社区云”的“居社互动”平台,依托“居务公开”“社区公告”“在线服务”“自治议事”“邻里互动”等功能板块,可以进行线上社情民意表达和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在“议事厅”板块,居民群众可以直接对社区公共议题进行投票、发表意见,比如是否加装电梯、如何解决小区停车难、垃圾如何便捷分类等,从而实现居村与居民的零距离沟通交流,让居委有更多渠道收集民意 、汇集民智、沟通民情。
据介绍,“社区云”于去年12月上线试点,目前已在浦东、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宝山、松江、崇明9个区的20多个街道试点。预计到今年底,全市16个区215个街镇6077个居村委会都能应用“社区云”开展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工作。
【“线上养老平台”持续改进】 “一屏查询”养老机构信息
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展新型养老服务探索的城市。近年来,为打破大城市养老服务在空间和资源方面的瓶颈制约,上海重点探索实践了“社区嵌入式养老”,并将其作为大城养老的首选模式,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下、在亲情的陪伴中安享晚年。
据朱勤皓介绍,“社区嵌入式养老”重点建设的是“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已建成268家,实现了街镇全覆盖。去年年底,市民政局又出台了《社区嵌入式养老工作指引》,今年将引导建设一批示范街镇社区,全面构建各个社区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市民政局将通过实事项目等方式,加快完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完善一张覆盖全市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骨干网。
今年,全市8个区16个街镇正在进行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在28个街道进行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家庭适老化改造。此外,今年也在继续推进社区康复辅具试点,租赁网点将在去年70个的基础上,再增加80个。
据悉,为了让老年人和家属了解政策、寻找服务能更加方便 ,市民政局已于去年推出了线上养老服务平台,目前,平台上已汇聚了8大类近3000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详细信息。去年10月,“上海养老顾问”微信公众号也正式上线,目前已开通“机构查询”“养老百科”“养老地图”三大服务功能模块,市民可以通过距离、价格、区域、有无空余床位、长护险定点、是否收住认知症、是否提供早中晚餐等多种条件灵活组合,对全市养老机构“一屏查询”,对全市养老资源“一目了然”。
朱勤皓表示,目前的养老服务平台还是1.0版本的初级阶段。今后民政部门会不断推出更好的2.0版、3.0版,从而真正让上海市民了解养老服务政策 、寻找养老服务资源,像网购一样方便。
【建救助资金内控监管平台】 “管事的”与“管钱的”分离
朱勤皓介绍说,今年本市将继续调整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计划7月1日起实行。为了规范社会救助资金的发放,市民政局建立了一个“资金内控监管平台”,覆盖全市民政系统。
朱勤皓表示,过去,包括社会救助等各项民政民生资金的申请、审批和发放都集中在街镇环节,“管事”与“管钱”一体化,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市民政资金内控监管平台”建立后,“救助申请”的审批权依然在街镇层面,“复查核实”的审批权则给予了区里。复核通过后,再由区里通过“资金内控监管平台”统一发放,直接打入民政对象的个人账户。如此,在制度设计和操作流程上,将“管事的”与“管钱的”进行了分离,而且还分了层。实现“权责分离,互相制约”,进一步夯实了内控监管手段。
目前,该平台已在宝山、杨浦等七个区开展应用试点 ,年内将在全市推广。“低保”“重残无业”“特困供养”“支内回沪”等部分社会救助类资金发放已纳入该平台的内控监管范围 。
朱勤皓表示,未来由民政部门发放的资金,包括个人类补贴资金、机构类补贴资金等,全部纳入该监管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市对区”“区对街镇”的三级网络全程监管,为上海民政资金发放建立一个阳光透明的安全防火墙。“其他政府部门的民生资金发放,如需借助该平台,当然可以共同研究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