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被头
2025-10-30
作者:赵丽芳
“一夜秋雨渐生寒,三更棉被暖身间。”上海一夜入秋,夏季衣服终于下了岗,空调被也得换成秋被。我从橱里拿出一条合适的被子放到太阳下晒,晚上钻进暖和的被子里,好舒服。每当此时,总会想起小时候换季时,祖母和母亲忙着洗晒、钉被头的场景。
上海人说的“钉被头”,其实是缝被子。那年月还没有被套,每次换季,家家户户早上先拆被头,清洗被夹里和被面子,晒棉花胎,下午或晚上再钉。祖母把原来的被头拆开,被夹里和被面浸泡在大盆里擦上一遍肥皂。然后搭起桁架,把棉花胎摊在上面晒,最后洗被夹里和被面子。
最早时,被夹里都是自己织的粗布,如杜甫说的“布衾多年冷如铁”,我家因母亲会织毛巾,所以冬天用毛巾布,比一般的粗布要柔软暖和。到后来才到布店去剪条纹或格子的被夹里,再后来买被单厂出的独幅被夹里。被面子也是自己织的格子布或蓝印花布,后来有钱买大红大绿的牡丹花被面或毛葛被面,条件好点的买真丝或缎子被面。
下午三四点,拿下桁架上的棉花胎,先摊上被夹里,被夹里要大于棉花胎,四周留出6~8寸的余地,才能包住棉花胎;再把棉花胎铺上,最后铺上与棉花胎同样大小的被面子。这个活需要两人合作,往往是我和祖母完成。
钉被头都是主妇的事。我家祖母眼力不好,钉被头的都是母亲。她找出专用的粗长针,戴上顶针箍,拿来刚拆下来的长长的两股头钉被头线,开始工作。我则在旁边看着,因为祖母说过,“你一定要学会,将来要自己钉被头的”。母亲把被夹里四周包住棉花胎,然后沿着被夹里折缝边缘粗针大线地缝,每一针大约一寸半。我觉得这没什么难的啊,“我会了。”说着便自信地抢过母亲手中的针线。
可是,当我缝到角上时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母亲过来给我示范,她先把四个角上的被夹里分别折成直角,再在直角处重叠的部分折成一条斜线,这条线就将直角分成两个45度的角,这样,整条被子成了一个几何图形,既美观又平整。原来看似简单的事情也包含着朴素的美感。从此,我也学会钉被头了。
如今,再也看不到钉被头的场景了,换季时只要把被套褪下来往洗衣机里一扔,洗衣粉或洗衣液一倒,不到一个钟头就洗得干干净净;晚上两个人合作将被套一套,一切就都搞定了。原本生活中累人又复杂的事情,随着人们理念的改变,竟变得如此简单,这是我们的前辈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