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做个菊花枕
2025-10-30
作者:邱立新
小时候,每到重阳节,奶奶喜欢采菊花给家里人做菊花枕。那时,附近的河湾草坡长满紫菊,每年重阳节前,奶奶总是大清早唤我起来采菊花,我赖在炕上不愿起,她就说:“重阳的菊花珍贵,有灵气,养脑,能带来好运气。”
菊花采回来后,奶奶把它们放进竹筐铺平,放到屋檐下晾晒,渐渐地,菊花瓣微微卷曲,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她每天上午把菊花挨个翻一遍,然后裁剪出一块藏青蓝布,接着坐在炕上,一边哼着古老的歌谣,一边拿着绣花绷子,在越来越浓的菊花香味里一针一线地刺绣。针线穿梭下,那针脚十分细密,绣的图案通常是剪刀燕子柳枝春,或者菊花朵朵向暖阳,每一幅都如悠长的岁月般栩栩如生。刺绣完成后,她再把花绷子打开,把布块四角对齐叠好,然后缝成枕套,缝完后,还要缝一个白布枕芯,再把菊花小心翼翼地装进枕芯里缝严,然后装进绣花枕套里缝好,一个好看的菊花枕就做成了。后来,村口的那片河滩荒地被开发,建成了绿色湿地公园,奶奶就很少做菊花枕了。
我上高中时,因为学业压力大,经常脑神经痛,睡不好。有一次回家跟奶奶说起这事儿,奶奶就说:“睡菊花枕。”我半信半疑地把她做的菊花枕带到了学校。最开始,一点效果也没有,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头竟然不痛了,而且下晚自习回宿舍,看了会儿书后,脑袋一挨上枕头,闻着那股淡淡的清香,就渐渐进入了梦乡。
从那以后,这个菊花枕一直被我带在身边,每当我闻到那股熟悉的清香,就会想起奶奶,想起那些温暖的重阳节。
后来,我读到陆游的诗句“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才知陆游晚年多病,常以菊花枕缓解头痛。让我诧异的是,一生不识字的奶奶,说出的“老话”却是有根有据的。再后来翻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菊味甘苦,性微寒,作枕明目,安神。”“ 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更惊叹奶奶做菊花枕不仅仅是应景,还饱含自古以来我国民间以草木养身的药理智慧。
此时,拿着这一朵微含淡香的菊花,我忽然明白:人世间,有一些爱,藏在秋菊的脉络里,也缝在岁月的针脚中。正如奶奶当年常说的那句话,“人活一世,总得有点念想,像这菊花枕,装着花,也装着暖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