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传牌

2025-08-19    作者:刘诚龙

  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出任湖北布政使,千里迢迢,自京都前往武汉。林公晓得,新官上任还没烧三把火,沿途官员早已票子当柴,新官来任烧三餐。林公进入湖北地段,即刻发出《出襄阳赴省传牌》:“本司自京来楚,现已行抵襄阳,由水路赴省。所雇船只,系照民价,自行给发,不许沿途支付水脚,亦无须添篙帮纤。行李仆从,俱系随身,并无前站及后路分路行走之人。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马头接见,毋庸远迎。为此,牌仰沿途经过各站遵照。倘有借名影射,私索水脚站规及一切供应者,该地方官立即严拿惩办,不得稍有徇纵。切切。须至传知。”不要地方派车来接送;不要地方安排住宿,住宿必食,有食则会以舟车劳顿为由,三陪四陪五陪女,洗脚按摩一条龙;不要地方官来边界迎,送边界往,不影响官人正常工作,官人该干嘛就干嘛去。

  这是林公第一道传牌,林公“历官十八省”,每去一省,走马上任,人马未至,传牌先到。林公历官,有两道传牌传世,另一个是道光十八年,林公以钦差大臣身份去广东查禁鸦片,比湖北布政使,官大矣,钦差大臣,是皇帝化身,有便宜从事之权,所谓便宜从事,是不用向领导请示汇报,自行裁决。林公戴着钦差大臣帽子,地方官高度重视,加倍迎来送往,意味着迎送间的腐败翻倍翻倍又翻倍。林公离京赴任,这回不是抵近广东才发传牌,刚刚出京,在京郊良乡,便发出《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本部堂奉旨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惟顶马一弁、跟丁六名、厨丁小夫共三名,俱系随带行走,并无前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立即拿究。所坐大轿一乘,自雇轿夫十二名;所带行李,自雇大车两辆,轿车一辆。其夫价、轿价均已自行发给;足以敷其食用,不许在各驿站索取丝毫,该州县亦不必另雇轿夫迎接。至不通车及应行水路之处,亦皆随地自雇夫船。本部堂系由外任出差,与部院大员稍异,且州县驿站之累,皆已备知,尤宜加以体恤。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靡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须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切切。

  两道传牌,措辞稍有差池,廉政精神如一。两传牌欲反三类人腐败:自己腐败,下级腐败,身边人腐败。反腐难度次第言,自己反自己腐败,最难;自反了腐败,反下级腐就容易些,乱自上作,腐自上始;身边人狐假虎威,为虎作伥,这等腐败,林公心明眼亮,也明文严禁,“需索者即须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

  蛮多领导初次赴任地方,大话掼地,高调喧天,新官到任见面会,选举胜选会,都是口号山响。言出易,法难随。林公却是言出法随的。举个例子,林公曾在湖北任职,楚地某年大旱,米价腾飞,地方官自称与民同苦,实际是胡吃海喝,令行禁不止。林公召开三级官员求雨会,先是大家暴晒太阳下,不给水喝,后是茶水“下毒”,官人喝了茶水,个个呕吐,吐出来的,不是海参就是燕窝,惟林公是白菜萝卜。官员假廉,林公打假。说句题外话,假烟假酒,假药假食,都要打假,第一要打的是假廉。

  确乎有蛮多官人,上任也罢,离任也罢,都喜欢唱高调,似乎调子唱上去,人品高上来,结果多是,楼堂砌上去,形象倒下来;调子唱得有多高,人品掉得有多低,笑话笑得有多响,民心丢得有多狠。爱唱高调的,百姓盯得很紧,出事概率便大很多。故,很多官人多不敢唱高调,一个劲地闷声发财。

  做人做事,还是低调些好;却有一样,廉政可以高调些。林公传牌,不是传给会场的,而是传给当地全体百姓的,这高调一唱,把自己摆到高处,让所有人监督。林公廉政高调,成就了林公人品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