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废宰相制始末
2025-08-05
作者:米 舒
宰相始于春秋战国,“宰”即主宰、掌控,相是辅助,相当于首席大臣和大内总管。嬴政一统天下,李斯为丞相(等同宰相),掌行政大权。西汉后期,丞相为宰相替代,三公(司马、司徒、司空)皆称宰相,实权由尚书令掌控。晋、隋、唐、元皆有宰相,朱元璋一统天下,连杀四任宰相,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六部由皇帝统管。
朱元璋(1328—1399),安徽凤阳人。他出身贫困,年少辍学,10岁在寺庙中当小和尚,后成乞丐。他性格坚韧,孤灯下读《孙子兵法》,16岁加入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朱元璋面容丑陋怪异,但异相之人却有过人的勇气与胆略。朱元璋很快崭露头角,成为郭子兴心腹,升为九夫长。郭被囚时,他单闯敌营将他救出,娶郭子兴养女马秀英,在军中站稳脚跟。朱元璋点子多,很会笼络人心,他发挥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傅友德、胡大海、蓝玉等智士猛将的特长,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他随徐达统领大军攻进元都登基,国号大明。他是继刘邦之后又一位出身布衣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继位,封六公二十八侯,但他很快发现与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成为开国功臣后,以军功、声望和人脉形成一个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门生故吏遍布朝廷。这让出身卑微、心胸狭窄的朱元璋如鲠在喉,为让太子朱权顺利接班,暗生屠杀功臣之念。洪武八年,他将血战鄱阳湖中救过自己性命、大败陈友谅的猛将廖永忠赐死。曾冒着箭雨的骁将傅友德功勋卓著,封为颍川侯。常遇春妻弟蓝玉居功自傲,被朱元璋以谋反罪杀死,并制成人皮木偶,傅友德曾与蓝玉并肩作战,心中惶恐,朱元璋设宴招待,傅友德因心绪不宁,未能吃光碗中饭菜,朱元璋勃然大怒,让傅友德拿两个儿子人头来见,傅友德不一会提了两个人头进来,朱元璋一时吓呆了,傅友德怒吼:“你不是想要我们父子的人头么?”说完自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功臣,仅汤和4人幸免,其中30人先后被害。首任右相是为他扫平天下的魏国公徐达,徐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处世谨慎,他患背疽时,朱元璋赏赐一只蒸鹅。为人忠厚的徐达泪流满面,他自知此病忌吃鹅,但他不敢不吃,疽发身亡。《明史》未记,《龙兴慈记》与《翦胜野闻》有赐食记载。后任右相汪广洋“淹通经史、屡献忠谋”,被朱元璋比作张良、孔明,他以出众政绩,与刘伯温同封为伯爵。与汪广洋同为宰相的胡惟庸因朱元璋一直放心不下足智多谋的刘伯温,胡暗中对刘下毒。这事汪广洋心知肚明,但他不敢说。朱元璋最恨别人欺瞒自己,就将其贬往海南,后将其赐死。汪广洋死,其妾陈氏上吊殉情。朱元璋下旨欲追封她为忠贞烈女,在调查时发现陈氏是陈友谅手下官员之女,这段婚姻正是胡惟庸牵线。朱元璋本就对胆识过人的胡惟庸当成心腹之患,就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胡惟庸杀死。胡惟庸是首任左相李善长的学生与女婿。李与朱元璋一同起义,义结金兰,又是儿女亲家。有萧何之誉的李善长,取出免死金牌,十年后仍被朱元璋下狱赐死。胡惟庸案株连九族,杀三万余人。
四位宰相死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撤中书省,军权也归皇帝。中国自朱元璋起,宰相制废。明朝后设首辅,清朝设殿阁大学士,形同宰相。
朱元璋太子朱权仁慈宽厚,多次规劝父亲,惜英年早逝。朱元璋传位于孙子朱允炆,是为建文帝。朱元璋将有本事的文臣武将杀尽斩绝,他想靠四子朱棣保孙子皇位。结果适得其反,朱棣造反,自己当了永乐皇帝。
鲁迅先生评朱元璋曰:“奴才做了主人……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