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龙:美国哥大汉学系的开创者
2025-08-04    作者:沈 栖

  200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布了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寻找100多年前一位叫丁龙的中国人。信息传回国内,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央视甚至还制作专题的纪录片。让人惊诧的是,他既非贵族名流,也非学者大师,而是一名极为普通的华人劳工。

  丁龙(1857—1936),原名马进隆,广东台山人。在内忧外患的晚清,他和许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中国平民一样,选择到海外谋生。18岁那年,丁龙被卖到了美国修铁路。后又成为奥克兰市长卡本迪埃家的仆人。一次,醉酒后的卡本发酒疯,对下人又打又骂,还将他们全部赶走。然而,丁龙并没有走,一直精心照顾着主人。第二天清晨时,醉酒醒来后的卡本发现家里空空如也,心里极为失落,这个时候,丁龙却端来了一份美味早餐送到他面前。他惊讶地问道:“你们昨晚不是全被我打跑了吗?你为何没有离开?”丁龙解释说:“在我的国家,古代圣人孔子曾经说过:‘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虽然你的脾气很坏,但我并不认为你是坏人,而且根据孔夫子的教诲,我也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我虽然没有念过学堂,但这点基本的做人道理还是知道的。”卡本深深地被眼前这个中国人的质朴和坦诚所感动,当场向丁龙道歉。从那以后,丁龙得到了卡本的重用,成为管家。他终身未娶,勤勤恳恳地做着一个家仆应该做的事。

  退休时,卡本依依不舍,询问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丁龙莞尔地说:“我想把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12000美元全都捐给哥伦比亚大学,让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我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我想在美国的大学里建立研究中国文化的院系,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让他们知道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泱泱古国,绝非你们口中的贱民。”丁龙淳朴的心愿深深震撼了这位市长,他决心要帮助丁龙实现这个愿望。在丁龙寄出支票和信函之后,卡本主动联系了哥大校长,促成哥大于1901年设立全美首个专讲中国文化的“丁龙汉学讲座”,并表示愿意为哥大日后建立汉学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捐赠。

  不日,哥大汉学系终于建立了。消息一出,全美轰动,甚至惊动了远在北京的慈禧太后,她备受感动,派人捐赠包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等五千多册书籍,以示支持。李鸿章和清政府驻美使臣伍廷芳等人也纷纷对这个汉学系进行捐助。从最初的汉学系到如今享誉全球的哥大东亚系,这个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的学系,培养出一大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才。在民国,就有数以千计的中国学者到那里深造,如胡适、冯友兰、徐志摩以及闻一多等震撼文学界的大师。而丁龙就是这个著名专业的开创者,至今,在哥大东亚系内,一面醒目的红墙上依然挂着丁龙的巨幅肖像。

  卡本持续为哥大捐款累计40多万美元。据美国学者考证:丁龙1906年离开美国回国,再无音讯。美国学界一直在寻找丁龙。直到2020年,经过中美双方学界的共同努力,终于获知,丁龙于1936年在老家台山逝世。这位老市长为了缅怀他,曾专门在自己家乡修建了一条3英里长的“丁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