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朝野佥载》一书惊叹南朝画家张僧繇功力。说他曾在兴国寺门口画上一鹰一鹞,吓住了鸟雀不敢飞入殿中拉粪,保护了庄严的佛像。
◆《历代名画记》说:北齐刘姓画家写实功力极高。他曾“画雀于壁间,皇帝见之以为生,拂之方觉”。
◆宋代苏轼有《书蒲永升画后》文,说画家蒲永升最善于画 “水”,曾为朋友画了廿四幅水景图,友每至酷暑就挂到壁上,观者即感有寒气逼人,甚至有人冷得连毛发都竖起来(见《宣和画谱》)。
◆宋代画院曾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要画家们作画。画师李唐没有画酒店,只画桥头竹丛中挑出的一个酒帘,就巧妙地画出了个酒家深藏在竹丛中而得“竹锁”之意趣。还有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考题,怎么表现出看不见的闻不出的香气呢?一时难住不少画师。终于有人画所骑的一匹马在花丛中穿过时,竟然还有几只追逐马蹄的蝴蝶,就巧妙地画出了春风拂面、马蹄花香袭人的意境。(以上据《芥舟学画编》)又有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考题的,有人画船夫坐船尾无所事事地吹着笛子来表现“野渡无人”,此画被评为构思有情之佳作(据《中国美术史》)。
◆《唐诗纪事》说:苏州昆山有华严寺,曾有僧人画龙,每风雨时龙即作腾飞状,僧人不得已画上一把锁又画了个铁钉固定,龙才没有消失;又《神异记》记金陵安乐寺有四条白龙画好未点睛,说以防飞走,大家都不信,一定要画家点上眼睛,不料画家点上后须臾间雷电破壁、龙真的乘云上了天,未点睛的却仍留在壁上,故事极言画家的功力、技法出神入化。
◆传说唐伯虎画《川上图》:一乡人牵着头小毛驴过桥,那小驴胆小,怕河流湍急而纹丝不动,乡人则勉力拉牵,形态惟妙惟肖、十分生动,这张画挂在画店出售,有书生见了十分喜欢,就付了定金百两,约定隔日来取,店主不解何以这么值钱。当晚店主再仔细观画,却发现画面上少了根绳子,店主觉得不妥,就请人添上去了,不想隔天书生来店,发现画面上多了一根绳子,当即大失所望而讨回定金了,店主大惑不解。书生说:昨天看到的画意境空灵而有诗意、可以想象处多多,虽“无”实有,现在添上一根缰绳则意趣全失,我还要它干吗呢……同样,清人《山静居画谱》说石翁有《风雨归舟图》,只画迎风堤柳数支远沙一抹中,而孤舟蓑笠宛在中流,戒僧问:雨在何处? 画者说:“雨在画中,又在无画处”。这些都说明图画作品有时虚比实反而效果好
◆明人莫怀古藏有《清明上河图》。被位高权重的严嵩勒取,莫不舍,就请一画师制作摹本送去,却被严嵩手下一文士鉴定时发现房上画的小麻雀踏上了两片瓦,显出败笔,严嵩甚怒,莫怀古因被罗织以“通倭”罪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