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

2025-02-11    作者:张家康

  不久前,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节期之长,气氛之浓,都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节日。大凡到了农历腊月(十二月)廿日左右,就算进入了过年的准备阶段。到了廿三或廿四,是送灶神的日子。到了除夕也就是腊月三十,合家吃年夜饭并守岁。这算正式过年了。正月初一后,亲戚朋友相邀宴饮,你来我往,是谓“吃年酒”。正月初三或初四,女婿要给岳父岳母拜年。闹腾到初五,大小行业要迎财神,算是正式开张营业。间隔十天,也就是正月十五,春节又起高潮,是为元宵节。

  到了正月十五,年庆活动再起高潮。宋代洪迈在《容斋三笔》中说:“上元张灯,《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汉家礼太一,以昏时祠至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唐韦述《两京记》曰:‘正月十五夜,敕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本朝京师增为五夜。”“太一”即“泰一”,乃北极星,可见后人的元宵习俗,是由汉时通宵祭祀北极星演变而来。古时京城实行宵禁,元宵节取消宵禁,当自唐代始。

  西汉时尚无放灯赏灯的习俗。元宵节习俗随着时代的年轮而叠加,最初有赏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到了宋代,又添了吃元宵的内容。元宵也就是圆子,是用糯米粉做成实心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亦可炒、油氽和蒸了吃。

  元宵节习俗延续至今,已经基本有了固定的内容,那就是吃元宵、赏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等。这五项中除吃元宵是各家各户的户内喜庆活动外,其他四项都要在元夕灯市亮相和展示,所以,元宵节也称灯节。

  如此热闹喜庆的节日,怎么能没有诗词歌赋?如“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唐·白居易《正月十五夜月》)、“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照人来”(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灯”(唐·崔液《上元夜》)、“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北宋·苏轼《蝶恋花》)、“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北宋·李清照《永遇乐》)、“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南宋·姜夔《鹧鸪天》),等等,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