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铁携《百鸟朝凤》 上“春晚”

2025-02-05    作者:陆林森

  2002年农历除夕,每年一届的“春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拉开序幕。演出渐入高潮,轮到海上魔术名家周良铁上场了。但见周良铁站在一只鸟笼前,向观众徐徐展示手中的一张纸,接着将纸撕成一只鸟,将它放在铁环上。观众好奇地睁大了眼睛,静观其变。

  “嚓!”周良铁点燃了手中的纸鸟,火焰腾空而起,点燃了铁环上的纸鸟。说时迟那时快,观众惊呼:“纸鸟变成真鸟,飞出火焰啦!”一会儿,周良铁的手上、胸口上,还有竹竿上、盒子上,到处是鸟,有的站着、叫着,有的腾空而起。央视大厅内响起了一片掌声。周良铁表演的这个节目叫《百鸟朝凤》,这是他花了八年多时间创作的一个新魔术。

  《百鸟朝凤》是怎么走上“春晚”的?2001年12月中旬的一天,周良铁出席全国文代会,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组一位工作人员邀请他参加这年“春晚”联欢会演出。2002年1月8日,周良铁应邀飞抵北京,一批特殊“演员”很快也到了北京。这批特殊“演员”,除了鸽子、喜鹊,还有孔雀和金刚鹦鹉等,共近百只。按照惯例,凡是上“春晚”的节目,都要经过初试、复试,审查之严,要求之高,超乎人们想象。1月11日,部分节目通过初试、复试,最后进入“会考”,姜昆、郭达、蔡明等著名笑星也在等待初试、复试。幸运的是,周良铁直接进入“会考”,顺利过关。可是,谁能想到“百鸟训练”之难呢?就说将它们带到北京,这绝不是轻松的,原本考虑空运,但货舱没有空调,最终决定改走高速公路。车上备下鸟食、药品,著名演员王月双和饲养员跟车押运,预防“百鸟”“哗变”,还要预防每到一地引起围观。在王月双和饲养员精心呵护下,“百鸟”终于顺顺当当地到了北京,在央视演出大厅向全国观众亮相了。

  《百鸟朝凤》的创作,是何其艰难。1989年,周良铁从日本买了五只斑鸠,这时的他,还没有完整的整体构思,只是想搞一个大型节目。1999年9月,“中国马戏第一城”(上海马戏城)建成。擅长《踢碗》表演的上海杂技团演员牛阿荣正在美国演出,得知周良铁要为新落成的上海马戏城“度身定制”一台以鸟为主题的大型节目,给他寄来了一盘《变鹦鹉》录像带。周良铁看后觉得不错,但又感到不满足。他想要搞的节目,场面要更大,气势要更恢宏,内容要更精彩。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母本呢?他想起了贝多芬的《欢乐颂》。贝多芬构思了近三十年的《欢乐颂》,气势磅礴,主旋律“欢乐颂”贯穿始终。周良铁想,这岂不正是可以参考的“母本”吗?他反复推敲,但又无法预判,构思中的“百鸟”真会变成舞台上的孔雀、红金刚鹦鹉、兰金刚鹦鹉、斑鸠、文鸟、灰喜鹊和飞舞的群鸽吗?“百鸟”不听话,训练很难,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疏忽,也都有可能“全军覆没”!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五只斑鸠已经繁殖了七八十只,周良铁家的阳台成了它们的家。屋里屋外,到处是鸟屎,“咕咕,咕咕”的叫声不断。金刚鹦鹉凶猛得很,他这个“养鸟人”的手,被啄得伤痕累累!远近养鸟人,为了寻觅好的鸟种,听说周良铁养了很多斑鸠,登门拜访“求种”。但他心思不在养鸟,而是驯鸟。“百鸟齐飞,百鸟齐飞!”他在梦中呼唤。构思,在渐渐成熟。节目轮廓,越来越清晰。十年后,他携《百鸟朝凤》上了央视“春晚”。

  百鸟齐飞、人鸟同乐。站在舞台中央,周良铁和现场观众的心,一起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