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肤痛化作笔端情 抒写立体申城

2024-11-21    作者:孙洪康

  1966年,我高中毕业。斯时,“文革”骤起,高考无门,我先到农场务农,继而应征入伍,后又转为职业交警,但心中始终怀着一个新闻梦。

  1977年恢复高考,已是市公安局交通处宣传干部的我走进考场,有幸被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1982年,我被分配到复刊初始的新民晚报社,开启了新闻人生。

  “天无绝人之路”

  建言上海“向空中要路”

  我虽从事政法报道,但因曾有八年交警经历,故对道路交通感情特殊,对上海当时在市政交通建设上几十年“欠债”导致的道路陈旧、车辆拥堵、重大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切肤之感、钻心之痛,深感在党和国家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之际,城市道路的现状将严重阻滞经济发展。

  在经过数年的思索调查和与诸多专家交流探讨的基础上,1985年1月,我撰写专稿,对上海交通问题提出“变平面交通为立体交通”的建言方案,发表在交通工程领域的一家权威期刊。

  当时,上海仅有地面交通,既没高架路,也无高速路,遑论地铁。而此前仅数年,全市机动车总数增加4倍,外地来沪货运卡车量翻了一番,交通堵塞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在文中提出,欲根本解决问题,唯有抓住主要矛盾,下决心集中力量,花大本钱去“伤筋动骨”地改造旧道路。而改造的根本途径是建设高架道路。由此,我大胆提出“天无绝人之路”,上海“应向空中要路”“开建立体交通,势在必行”。

  此文发表八年后,全程47.66公里的内环线高架道路终于上马了,1992年秋开工,1994年底竣工。

  令人欣喜的是,30年过去,如今的上海,庞大而完美的立体交通体系早已筑就,不仅向天空要路,还向地下要路,除了高架道路和高速公路外,还建成地铁20条线路,总长度831公里。

  追踪中国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我们终究还是上路了!”

  沪嘉高速,是国内首条高速公路。全长虽仅20.5公里,却全立交、全封闭,配备全套现代化设施,实施全天候现代化管理,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标准“试验田”。它的开工建设,在中国道路交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始终密切关注,几次前往现场采访。

  1988年秋,当沪嘉高速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我再次赶赴上海西北郊,沸腾的工地上,气势磅礴的压路机、一锤千钧的打桩机、威力无比的高吊塔、穿梭往来的巨型卡车,让人不由得激情满怀。

  在火热的建设工地,蹲在祁连山路的工棚里,我采访了一年四季与工友们风餐露宿、日夜奋战的造桥英雄、市政一公司101工程队长张耿耿。他向我介绍了承建高速公路的新特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尤其是无任何经验可鉴的前提下,如何于软土基上建高速。之后,我又采访了副总调度长,对工程建设必须始终死死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充分认知。

  就在沪嘉高速公路竣工的当年10月,我写下特稿《高速——通往新世纪的路》。我在报道中不禁感慨,当北美大陆仍天地混沌、蛮荒未开时,九州大地早已驰道通衢成网,车马商旅如流;可如今,那里高速公路已成网络,仅纽约—洛杉矶一线高速公路就达4500公里时,我们才刚刚开始“零的突破”。好在虽然才起步,但我们终究还是上路了!

  事实也是如此,随着这座里程碑的奠基,上海乃至全国高速公路从“沪嘉”出发,连线成网、四通八达,目前已建成18.36万公里。

  回眸如歌岁月

  追寻城市新的精彩

  我曾经追踪着城市建设的步伐,见证了上海一轮又一轮“三年大变样”的精彩。

  1993年,是上海重大工程丰收年,“世界第一斜拉桥”杨浦大桥、外滩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相继竣工。作为新民晚报重大工程报道组组长,我和组员们策划宣传栏目和报道选题,到一线采访。其间,与一位青年记者合作,深入杨浦大桥工地采访达半月有余。而后,满怀对大桥建设者的敬意,我执笔写就长篇通讯《中国质量的一座丰碑——来自杨浦大桥的报告》。该报道先后荣获上海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今天,我已是新闻战线的退休者,一个常乘公交、坐地铁,抑或随时汇入闹市人流的老人。但多年记者生涯带来的职业敏感,让我总会去悉心观察上海的创新发展变化。我想,生活、工作在浦江两岸的每个人,都为这千姿百态的魔都增添过一抹色彩,同时,也共享着这座都市建设发展的丰厚成果!

  (作者系新民晚报、解放日报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