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著名的俄罗斯音乐家曾经在民国时期来上海访问演出过,其中1936年夏里亚宾的上海之行,最让上海观众着迷,以至于其代表作《伏尔加船夫曲》那深沉悲壮的歌声,久久回荡在黄浦江上空。
驰名歌剧界的“世界歌王”
夏里亚宾,1873年出生在俄罗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做苦力,修过鞋子、扫过马路、搬过重物,但他的艺术天赋很高,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外加勤学苦练,终以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享誉世界的男低音之王,为祖国俄罗斯赢得了国际声誉。1901年,旅美德籍工程师伯里纳和约翰逊合作开办的唱片公司,邀请夏里亚宾录音,令他在众多歌唱家中最早涉足唱片业,而《伏尔加船夫曲》也因唱片传遍全世界。
虽然夏里亚宾在沙俄时代红极一时,但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新政权仍然不计前嫌非常器重他,1918年,夏里亚宾被政府授予“人民演员”光荣称号。1921年夏里亚宾获准出国演出。在旅居巴黎期间,偶然发现两个衣衫褴褛的俄罗斯妇女带着几名残疾儿童乞讨,心情十分沉重,便通过一位神父向法国当地的俄罗斯难民捐款5000法郎。谁知这一善举竟酿成大祸,夏里亚宾遭到国内苏维埃政权严厉批评,认为他的行为实际上资助了白俄近卫军。于是有人提议撤销他的“人民演员”称号,红色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更是发表作品大声呼吁。在一片偏激舆论声中,果真夏里亚宾被取消了“人民演员”头衔,存放在国内的财产惨遭没收。夏里亚宾痛苦万分,但是他不敢回国,只能继续周游世界各国,受聘在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地的大剧院演唱,风靡一时。夏里亚宾尤以演唱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威尔第的《唐卡洛斯》、马斯内的《唐吉诃德》等作品驰名歌剧界,被誉为“世界歌王”。
1935年12月起,夏里亚宾赴中国公演,先在哈尔滨举行了独唱音乐会,赢得广大中国观众的热烈掌声。1936年2月22日,年逾六旬的夏里亚宾坐船到上海演出。或许由于身份特殊,夏里亚宾的上海之行,沪上报纸几乎不见多少报道。他在上海的活动,也大都由白俄侨民团体安排,在汇山码头迎接他的,就是以沙赫玛托夫为首的白俄侨民。不过上海观众对夏里亚宾并不陌生。早在1931年,有声电影刚在全球兴起,德国著名导演巴布斯特执导《魔侠吉坷德》时,即邀请夏里亚宾担任主演。影片上映后,夏里亚宾那悲壮雄浑的歌声震撼影坛。1933年12月,该影片在上海公映,获得观众如潮好评。夏衍、阿英等著名文艺工作者纷纷发表文章,予以高度评价。
演唱会放在大光明电影院
夏里亚宾的到访,引起上海滩上众多影剧院老板关注。颇有生意眼光的卡尔登大戏院借题发挥,抢先在报纸上广而告之早已公映过的夏里亚宾主演的电影,“明天起开演《魔侠吉坷德》,世界大文豪西万提司氏名著,大歌剧家夏里亚宾唯一影片”“此片为夏氏献身银幕不朽大杰作,诸君可以最低廉的代价,饱聆夏氏歌艺。只映三天,火速定位,千载良机,幸毋错过”。卡尔登无非是想借夏里亚宾来沪之际,再度狠狠赚一笔电影票房,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夏里亚宾上海演唱会只准备举办两场,地点均放在沪上最豪华的大光明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酒香不怕巷子深”,丝毫没为夏里亚宾大做广告,且票价贵至6块银元。可上海歌迷闻听消息后喜出望外,特别是那些流落异乡的白俄,因为情感和艺术的双重驱使,更是趋之若鹜疯狂追捧,情愿饿上一天,也非得看上一场不可。要知道那些白俄侨民大都具备极其深厚的艺术鉴赏能力,他们本身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就层出不穷,如今自己国家的世界歌王来沪演出,岂能不倾巢而出。因此演出票子被一抢而空,逼得大光明电影院在场内加设了许多临时座位,却依旧满足不了热情观众的需求。据现场记者观察,“观众以西人为多,华人次之,尤其是俄国人对于他更是如痴如狂”。可以想象,那些远离祖国的白俄,听着夏里亚宾天籁般的歌声,默念着遥远的故乡,心情好似伏尔加河上的波涛,汹涌澎湃,无法平静。
由于夏里亚宾的粉丝捧场,两场演出均圆满成功,每晚的票房收入高达9000银元,除去大光明电影院的租场费1750银元,夏里亚宾的出场费4000银元,其余就统统纳入中间承包商囊中。在两场演出间隙的2月26日,上海文艺界人士于上海法租界内的法国总会,为夏里亚宾接风。租界头头、各国驻沪领事、社会各界名流济济一堂。
夏里亚宾在结束北京和天津的演出后返回上海,打算在大光明电影院举行最后一场告别演出。4月7日,《申报》抛出重磅消息:“世界低音歌王夏里亚宾今日抵沪,定15日在沪作最后一次表演。”当天,夏里亚宾演唱了《跳蚤之歌》《波斯恋曲》《两个掷弹兵》和《老班长》等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则是每场必唱的保留节目。这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也因此成为几代国人喜欢的经典名曲。当时年仅20岁的李德伦(新中国第一代指挥大师),就是在亲耳聆听了夏里亚宾的演唱后迷上了音乐,且为此奋斗终生。
夏里亚宾离开上海后,白俄侨民日加诺夫编撰了一本《俄罗斯人在上海》的纪念册,收录了1600多张反映白俄侨民寓沪生活照片,其中就有多幅照片记录了夏里亚宾访沪演出的魁梧身影。
来中国开演唱会两年之后,也就是1938年4月14日,65岁的夏里亚宾因患败血症在巴黎客死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