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读东坡中秋词

2024-09-18    作者:潘裕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的这首《水调歌头》是一首极负盛名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当时苏轼41岁,仍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词前有小序,简要交代了作此词的时间、背景和缘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名苏辙)是苏轼的胞弟。苏轼原在汴京任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至此已有五年,父母、妻子早已亡故,和弟弟苏辙(时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也有七年未见面了。时值中秋之夜,不禁对月抒怀,写下了这首词。

  上阕借月抒怀,以发问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头一似屈原《天问》,问得突兀,问得新奇。这两句,本来应是“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现在这样倒过来写,固然是由于平仄格律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加强他的疑问,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异常开阔的境界,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接着,顺承“明月几时有”一句,继续发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宫阙”,照应“明月”,因为看见月亮,会想起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从语源上说,此句可追溯到《诗经·唐风·绸缪》中的“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之句。苏轼用“不知”二字点出了“天上宫阙”的缥缈和神秘。因而产生了一连串的奇思妙想,由问天而向往天上宫阙,所以接着写道: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归”字下得极妙,把自己当作从天上来到人间的仙人,想乘风飞回月宫看看,转而又觉得“琼楼玉宇”的月宫乃广寒清冷之府,恐怕自己经受不住。“我欲”与“惟恐”相对,表现出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从苏轼的思想来看,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但他毕竟是留恋人间,执着生活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白《月下独酌》诗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从此化出,承上“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再转,既然天上是高处不胜寒,那么还不如在人间对月起舞,还有个影儿陪伴着,思想感情从想象和幻想中回到了现实。“何似在人间”,即天上未必胜似人间。这是词人经过天上与人间进行对比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下阕,转入写人间的离别,但仍然扣着月亮来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头三句承上阕结句“人间”而来,写月照人间的景象。这里的“无眠”,乃是泛指,以表示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

  月圆而人不能团圆,于是词人继续对月发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字里行间包含着骨肉之间的多少辛酸。同时,也是和词人在政治上的苦闷分不开的。因为是从侧面写,不妨说得沉重一些;而且,“有恨”前面着“不应”二字,也就暗示着下文还有解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是解说,也包含着自我宽慰,见出词人开朗的胸怀。这三句从月到人,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所以王闿运说“‘人有’三句,大开大合之笔,他人所不能”(《湘绮楼词选》)。

  词的最后两句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本来是形容体态美好的女子,这里用来借指娇媚的月亮。“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结尾仍归结到中秋赏月上去。这不仅是紧扣题面,照顾到全词的结构,而且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能给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以慰藉,读来情深意厚,给人以“触处生春”(赵翼语)之感。

  总的来看,这首词的基调是积极的,开朗的,但也反映了作者出世与热爱人间生活的矛盾心情。

  全词以“明月”开端,以“婵娟”收尾,以发问起,以期许结,处处紧扣明月,把人间与天上,理想与现实,忧闷与自慰,意境与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想象丰富,构思奇妙,是历来写中秋的词里最为人传诵的一首,所以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