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没几日,看着一个个孩子穿着漂亮的新衣,背着崭新的书包来到学校时,我不由得心生羡慕。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儿时的学堂。
我上小学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候,我就读的乡村学校没有固定的场所,隔三岔五就得换地方。我清楚地记得,刚上一年级时,学校是我叔叔家的空闲泥坯房,那时叔叔在外地做小工。想不到下学期开始不久,叔叔回家结婚,于是我们几十个村的孩子就搬到了另一农户家的空房子去上学,可还不到一年,由于连日下大雨,这间土房子倒塌了,没办法,只好又搬到村上的大队部。儿时的小学,至少换过六个场所。
记忆里,那时候的橡皮铅笔非常时髦和紧缺,三年级一次期终考试前,父母好不容易给我买了一支,我削好后就插在旁边的土墙缝隙里,想不到缝隙太深,铅笔插进后掉到底部无法取出了,我当即跑回家找来铁锹铲土墙,结果挨了老师一顿骂,说为了一支铅笔把土墙铲倒,房子倒塌怎么办。为此我哭了好几天鼻子。
儿时的乡村小学,凳子都从自家带来,高低不一。那时的课桌大都是泥土块垒起的长条平台,虽然也有水泥台面,但时间一长,表层水泥脱落后就成泥土台了,趴在上面看书写字,衣襟袖口全是泥土。因为经常更换学习场所,去一个新土房子上学时,就得带上自家的长条板凳当课桌,这种长条板凳仅书本的一半窄,看书还行,趴在上面写字特别吃力。那个年代家家孩子多,上学时都要自带板凳,以至于一些家庭板凳奇缺,家里临时来了客人都没有板凳坐,没办法,一些孩子时常早上扛着板凳去上学,晚上再扛回家。
在村里上了五六所学堂,小学毕业后,我终于来到了离家十几公里远的乡初中读书。此时虽然不需要自带课桌椅了,但每天早上天没亮我们就步行去学校,中午回家吃完饭后就赶紧往学校跑。遇上雨雪天回不了家,中午就得挨饿。日复一日,三年后终于考上县城的高中,城里的高中条件好多了,但也得自带馍馍等干粮,每周回家取一次,实在学习忙没空闲回家,就捎信叫家里人或托熟人带来。
回首往事,犹记得那首儿歌:“小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进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