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农资商”与“厚商利农”

2024-08-20    作者:徐信虎

  张居正(公元1525—1582年),明代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号太岳,湖北江陵人。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起,至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一直任内阁首辅,国事全由他一人主持,身居高位。借助权势,他在政治、军事、财政、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著有《张文忠全集》。

  他的经济政策是对赋役实行 “一条鞭法”:主张节财、省用;施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强公室,杜私门”。他认为明自嘉靖以后政治日益腐败,以致“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指出“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是造成“民之亡且乱”的原因。由此,在他任职内,以打击贪吏和豪强为富国政策的重点。政绩明显,明政府库存粮食曾达到一千三百余万石,国库积银也有六七百万两之多。他生前位高权重,死后却被抄家,祸殃子孙。

  华夏文化历来是讲究“关系”的,考察中国某一历史阶段的商业发展,就要考证“官商关系”和“农商关系”。而张居正在农商关系上,提出“厚农而资商”“厚商而利农”的正确主张。他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若权衡”(《张文忠全集》:文集八《赠水部周汉浦榷竣还朝序》)。这一说法,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是一个在中国商贾思想史上值得重视的观点。他重视商业与商人“通有无”作用,要求“轻关市”之征(减轻各种苛捐杂税),而不主张“言榷利”(反对官僚和特权商人专利的商品专卖)。

  这些经济思想,都是符合当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