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散木为毛主席刻章

2024-07-23    作者:王晓君

  邓散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其书法气雄力健,浑厚流丽,富有金石韵味;其篆刻沉雄朴茂,清新古拙,老辣奇倔,在印坛上独树一帜,然邓散木的一生坎坎坷坷,走得十分艰难。

  邓散木脾气很“怪”,怪得似乎有些不通人情。他30岁后改名为“粪翁”,将居所称为“厕简楼”;40岁后改名为“散木”;63岁后改名为“一足”,“夔”,名改得很畸,不易理解,其实,他几次易名都有他的道理。

  邓散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到抗战胜利之前,先后办了11次个展、合展,名噪江南,时人称他为“江南祭酒”(首席),将他和齐白石齐名,有北齐(白石)南邓(散木)之称。邓散木深感不安,实在惭愧。抗战胜利后,邓散木见百姓没有得到任何实惠,反又陷入内战之中,那些达贵显要却在灯红酒绿之中,贪婪地吸着民脂民膏,邓散木怨在心中,恨露脸上,他叹自己无能,如一节无用的木头,无法挽回狂澜。《庄子·人间世》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蠧,是不才之木也。”喻散木乃无用之材。邓散木以散木自名,可见他当时的心情有多么的悲伤。

  邓散木第三次易名是在63岁后。他60岁时,脚患溃疡出脓,经医院诊断为“血管堵塞症”,必须截肢。左足被刖后,邓散木靠着拐杖渐渐成步。他没有倒下,凭着毅力依旧写诗、书画、治印,渴望生活,追求艺术,他易名为“一足”“夔”。“夔”乃雷神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邓散木参加了“上海文联土改工作团”赴绍兴土改,前后四十余天。1954年他作为新成区的人民代表,列席了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聆听了陈毅、潘汉年的报告。

  后应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之邀,邓散木一家投入了北京怀抱。大鸣大放之际,因上书《书法篆刻是否孤儿》和《救救书法篆刻艺术》,60岁那年被扣上了右派帽子。1963年1月9日,66岁的邓散木正式接到摘去“右派”帽子的通知,泪水湿透衣襟,急切地致信好友冯亦代、白蕉、桑弧、唐云和章士钊,让他们同享快乐。

  8月的一天,章士钊的秘书益知来到了邓散木家,提及毛泽东很喜欢篆刻及书法艺术,章老意请散木给毛主席治一印及几幅字。当时,散木正病入膏肓,见章老所托,便一口答应。他硬撑病躯,寻觅金石,裁纸打格,书就篆、楷、隶草四体毛主席诗词及刻就“毛泽东”一印,托益知带给章士钊。印为明黄色,石制立方体,顶部镂空琢双龙。“毛泽东”白文三字线条横不平,竖不直,似欹斜荒疏,然读来大有自然天成、返璞归真之感。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篆时六十六”字样。章老见之赞曰:“好个龙纽大印,刀力非凡。”这一被称为“文物极品”的印章已为湖南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陈列。章老对四体毛主席诗词条屏不甚满意,建议散木书写他自己的诗词。邓散木竭尽全力,写成四首五律条屏。其一为篆书,通篇杂有甲骨、金文和竹简的韵味;其二为隶书,含碑刻之味;其三为行书,快马斫阵、一往无前之气概跃然纸上;其四为楷书,凝练老辣,不乏篆刻的金石气。落款“一九六三年第十四周国庆前夕,俚言四首代颂敬,以各体书呈毛主席匡谬”。章老见之,十分喜欢,不久便呈给了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