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店

2024-07-18    作者:刘伟馨

  这段日子,我找了一些关于书店的书来看,比如,《书店日记》《书店四季》《书店时光》和《莎士比亚书店》等,忽然想起我自己和书店的一些往事。

  我从小居住在西藏南路,靠南是复兴路,靠北是方浜西路,从东面通过21中学门口的一条路出去,是方斜路。方斜路和中华路之间,矗立着一栋船形大楼,老西门的新华书店就设于大楼底层。后来,这里曾是新华书店的省版门市部。

  这家书店和隔壁的报刊门市部,是我中小学时代常去的地方。那时还是“文革”时期,书店也没有什么书,我记得央求大人买过忆苦思甜的读物,像《百岁衣》《矿工恨》《刻骨仇》之类,还有《小英雄李爱民》《焦年珍》《张高谦》等讲述少年英雄的书。隔壁的报刊门市部,父亲常去买《无线电》杂志,那时他在家里用示波管装电视机,绿莹莹的画面,只有5英寸,而我则去买些打折的文学期刊,像《解放军文艺》之类(“文革”后期,各省市陆续出版文学期刊,上海有《朝霞》)。

  那时的书店不开架,柜台上都有工作人员,你要什么书,店员会帮你取下。这家书店店堂北侧是连环画柜台,这是“文革”期间最“繁荣”的柜台,出的连环画最多。我是学生,没钱,而我有一个邻居小女孩,她父母会把新出的连环画都买来,于是,我就蹭着看。

  我关注最多的,当然是卖文艺书的柜台。这个柜台有两名中年店员,一男一女,两名年轻店员,同样一男一女。年轻女店员,漂亮;年轻男店员,英俊。我每天去书店,书没买几本,倒很愿意看美丽的“风景”,但从没有和他们聊过天。想不到,40年后,我出的两本影评,责任编辑恰巧是那位英俊的男店员,他已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了。真是有缘。

  我在这家书店,其实没买过很多书,当时也没有什么书可买。不过,记得“文革”时出版连环画《智取威虎山》,我是去排队的。这本连环画,先在报纸刊登,后来成书,很轰动的样子。

  另一次在书店排队买书,已是“文革”后的1978年劳动节,有30多种中外名著重新出版。那时,我还在上海郊区的农场工作,本来返沪休假,是为了当年7月份的高考复习,结果,通宵排队买书不算,还逛到其他书店门口“换书”。当时,中外名著七八本书(有的是十本)搭配售卖,每家书店品种不一。我买了《高老头》《艰难时世》《子夜》《唐诗选》等,但还想要《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集》《希腊神话和传说》,于是转战南京东路书店、延安路西藏路口的书店(现已拆)等,排队再买一套,把买重复的书,去书店门口调换。短短的几天假期,全泡在“买书”“换书” 上,功课也顾不上了。

  过去,我常逛的书店,有南京东路和延安路的书店,当然,最多的还是福州路书店,像河南路口的科技书店、外文书店、旧书店、古籍书店等。记得“文革”期间,为了买一本列宁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所著的《列宁回忆录》,逛遍了全上海的书店。买到后,还用纸板做了一个精装封面。

  此外,在上海旧书店楼上,我买过一些内部书,在外文书店买过影印的原版《读者文摘》,在南京东路“学术书苑”买过大量的哲学、文艺理论书籍,在淮海路的三联书店也买过评述“新批评”“结构主义”等新方法的理论书籍。

  说到印象比较深的书店,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各类大学书店,那时出现一股“文艺复兴”后的“抢书”潮,可惜当时我还是个穷学生,不能尽兴;上世纪80年代中,在武昌读研,学校有家小书店,只有一位年长的店员,他会把最新的文史哲书籍给我留存;上世纪90年代,顺昌路原上海美专旧址,有一家“凤鸣”书店,因离我母亲家不远,我常去买书,有一套我喜欢的、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趣文丛”,缺失的几本,都在那里配齐。可惜的是,这家有特色的书店,没开几年,就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