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年过立夏

2024-05-09    作者:侯福根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 今年72岁了,长期生活在郊区一个叫做燕毛湾的村子里。回想起小时候过立夏的经历,虽然已过去五六十年了,仍旧记忆犹新。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有称人的习俗。吃过中饭,村民们在场地上,选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抬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只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稍带调侃的吉利话。称小孩的时候,会说:“喔唷,这只小猪罗壮得来勿得了!”称姑娘们的时候,会称赞:“妹妹会烧又会汏,肯定嫁个好人家!”有的老年人“轧闹猛”也来称人,司秤人会说:“爷叔伯伯笑嘻嘻,活到一百勿稀奇!”当时,我母亲在村里的“阿兴烟杂店”当营业员。每年立夏,母亲都会将店里的磅秤擦干净、校准,然后搬到店外,供大家称人。

  村民们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圆满。故而立夏吃白煮鸡蛋,以祈祷夏日平安,大人小孩不疰夏。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养几只老母鸡,鸡蛋是用不着到镇上买的。巧手的姑娘或“新娘子”会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编成小网兜,套在鸡蛋外,挂在自家小孩子的脖子上。而顽皮的小男孩则会玩“斗蛋”的游戏,即两个小孩分别伏在桌子两头,各持一只蛋,互相撞击,蛋壳保持不破者为赢。

  我和大哥是在公公阿奶(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每年立夏,阿奶会给我们做草头塌饼吃。阿奶做塌饼的时候,公公负责烧火。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依偎在公公的怀里,而大哥则踮起脚,趴在灶沿,盯着锅里“滋滋啦啦”作响的塌饼。公公是附近“南山北宅”有名的大厨,乡邻们遇到红白之事,能够请到他掌勺,就会特别踏实。唯独阿奶做塌饼的时候,公公才会放下身段,笑眯眯地“屈尊”坐在灶前烧火。阿奶做塌饼,草头是自家种的,糯米粉是用石臼舂的。善良的阿奶做好草头塌饼后,会趁热送几只给邻居家小孩吃。现在我到江南各个古镇旅游,必吃草头塌饼,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对那个年月,以及故去的亲人的怀恋。

  立夏还有一些习俗,如吃新三鲜:寒豆(蚕豆)、米仙(苋菜)、黄瓜。小孩若到田里“偷”寒豆烤了吃,大人是不会责怪的。习俗中也包括小孩忌坐门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