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用品商店印象

2024-03-14    作者:张熙觉

  上海妇女用品商店正式启动闭店改造。这家享誉全国的大商场,曾经吸引了无数海内外顾客。几十年前,在那儿购物被认为是很有档次的。

  从幼年起,我就住在商店所在的培文公寓边上的弄堂里,天天走过路过,总要瞄上一眼。盛夏时节,我和家人、邻居总会一起到商店附近纳凉,因为大楼底下最凉快。

  也许是店招上有“妇女用品”四个醒目的大字,许多男士都会望而却步。但有经营头脑的店员,会很客气地把大男人请进店内,因为在试衣的那一刻,当一件羊毛衫套在女士身上时,只要先生一点头,一笔生意就做成了。

  淮海中路重庆南路拐角上的店面,以出售布料为主,一匹匹五颜六色的料子陈列在架子上。顾客看中后,营业员立马取下布匹,熟练地铺展开,扯下挂在颈上的软尺,往你身上一量,眨眨眼就算出你需要买几尺布料。

  店堂的顶上架了多根“天线”,纵横交错,那是一种特殊的付款方式:营业员开好发票,收好钱和布票,装进一个小口袋,然后通过天线“运送”到高高的收银柜台里。收银员盖章、找零后,小口袋重新回到营业员手上。那天线总是日夜不停地转动着。

  也许是太出名了,店里经常人挤人,维持秩序的纠察(即现在的保安)会不停挥动手中的小旗,一个劲儿地喊:“当心皮夹子!当心皮夹子!”

  我家四口外出逛街,到了妇女用品商店就自动兵分两路:姐姐和妈妈进店,我和父亲要么去书店或者马路对面的“淮国旧”兜上一圈,要么等在店外欣赏橱窗里琳琅满目的时装。商店中央的矮玻璃柜里有“开片”出售。“开片”就是裁剪好的布料,拿回家在缝纫机上踩一踩就可以穿上身了,既省钱又节约布票。上世纪70年代我上山下乡,每次探亲,总要给当地老乡捎带上各种“开片”,老乡们特喜欢。

  妇女用品商店所在的培文公寓是历史保护建筑。如今,打开上海地图,发现南北高架在这儿拐了个弯,不知是不是这座建筑物的缘故?

  妇女用品商店,是抹不去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