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桥儿时旧忆

2024-03-12    作者:徐卫锋

  太平桥地区曾是老卢湾繁华的商业区。儿时的太平桥人口密集,市井烟火气浓郁。沿街商铺星罗棋布,除了五花八门的店铺,还有医院、银行、戏院……每个弄堂口还有修鞋修伞或补锅补碗等摊位,生活十分便利。

  自忠路以北的顺昌路沿街是有名的小吃街,长约数十米,几十张长桌一字排开:大饼油条脆麻花,粢饭豆浆粢饭糕,鸡鸭血汤菜肉包……品种丰富价廉物美。

  记得那次周日相聚,祖母给我几毛钱带表兄弟去太平桥消费。漂着猪油葱花的鲜肉小馄饨,热气腾腾美味可口,每人一碗,花去三毛九。余钱去打康乐球,有吃有玩乐半天。

  小吃街往北的大同大戏院,曾是亚蒙大戏院,后改名大庆剧场,专演各种戏曲。我在大同大戏院看过大公滑稽剧团演的滑稽戏《样样管》,杨、张、笑、孙悉数登场,尤其是杨华生饰演一位爱管闲事的热心人,“包袱”迭出,引得全场笑声不绝。滑稽泰斗姚慕双的家就在戏院附近。

  顺昌路、自忠路的西北角有一爿当地有名的苏锡帮饭店,叫大新春。该店为两开间,底层加二楼,楼层很高,上楼如登山,有二十多级台阶。祖母常对我说,你爸妈结婚喜酒,还有你满月酒,都是在大新春办的。

  自忠路以南、顺昌路西面的太平桥菜场,颇具规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凭票供应年代,冬天排队买菜的滋味真的够呛。在寒风刺骨的凌晨三四点钟,熟睡中的我和表弟,常被祖母从暖暖的被窝里唤醒,戴上帽子、手套、口罩和围巾跟着她去菜场排队。

  大新春斜对面是天禄食品店,糕饼糖果琳琅满目。中秋节做鲜肉月饼,八分钱一个。刚出炉的鲜肉月饼,香喷喷咸咪咪,一咬一口鲜。天禄有一毛一分的方块咖啡,包着一层白糖,只有在我肚子不舒服时才能享受,祖母说,咖啡能清洗肚肠。

  天禄隔壁是地段医院,儿时我扁桃腺经常发炎,祖母带我去那儿看病。祖母自己看病,专挑宁波老乡方老医生,聊病情拉家常,医患如友情意浓。

  医院对马路是红花照相馆,我们家族的几张全家福都在那里拍摄,至今还留存的老照片,让我常常忆起当年这家照相馆。

  太平桥的盛夏夜景热闹非凡。每到晚上,家家户户都把躺椅、竹榻、矮凳和竹椅搬到家门口、上街沿和马路边。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摇扇纳凉的男女老少,人声鼎沸。路上车辆看似行驶,实际上是在人海中艰难突围。喇叭声此起彼伏,竹榻上的老爷叔鼾声依旧。马路棋牌摊比比皆是,住在太平桥的象棋名宿徐大庆曾在路边设摊摆擂,慕名而来的棋迷层层围观,场景何等壮观!

  太平桥昔日的繁华已无踪影,可我儿时的旧忆始终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