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与袁崇焕,是不同朝代的名将,一个在宋朝,一个在明朝。但他们两人却有许多共同点:都是著名军事战略家,都亲自指挥大仗,都是顶天立地的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都以战功卓著而闻名于世。更令人惊愕的是,岳飞与袁崇焕的下场都很悲惨,死得都很冤,最终都获得平反昭雪。读两人的历史 ,令后人深长思之。
据《宋史》载,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置岳飞于死地,但真正要杀岳飞的却是宋高宗赵构本人,他害怕岳飞直捣黄龙,怕岳飞夺回其父亲宋徽宗、其兄宋钦宗,如果父亲、兄长返回临安,他这个皇帝岂非要退位?岳飞在临安风波亭被杀时,城内民众敲锣打鼓,欢庆鼓舞。还有人向宋高宗献上“慧眼如炬,明辨忠奸”的匾额。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新科状元张孝祥要求为岳飞昭雪冤案,但宋高宗毫不悔悟,反而任命斩杀岳飞的万俟卨为宰相。直至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赵眘即位,太学生程宏图上书“昭雪岳飞之罪”,赵眘才为岳飞平反,“以礼改葬”,岳飞获昭雪,但这事已过二十余年。据史料记载,临安城百姓再次上街欢呼,称赞朝廷英明。这个“再次”说明了岳飞被杀与平反得到了两次民众的欢呼。著名宋史专家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中就岳飞冤杀后全城欢呼一事,提出过这个严肃的话题。
无独有偶,袁崇焕的结局亦如此相似。袁崇焕是明末名将,他擅长用计,又身先士卒。屡建奇功。天启七年,获明思宗朱由检重用,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帅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他先后取得宁远大捷与宁锦大捷,又大胆立誓:“五年不能复辽,则服罪而死!”他被封为太子太保,屡败皇太极。但这个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狂将,不擅长处理同僚关系,引起群奸嫉恨,后金用计离间,诬陷其暗中通敌。袁崇焕竟被定为凌迟处死。袁崇焕在京城西市受刑时,众多百姓居然用嘴咬他,用小刀一片一片割他的肉,据说割了3200余刀,三天后袁崇焕声嘶力竭而死,下场惨不忍睹。割他肉的百姓还骂他,是袁崇焕引来了皇太极的军队。明亡后,清朝乾隆皇帝为其平反,那是一百多年后的事。
在中国历史上,岳飞与袁崇焕都是忠诚而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他们都战功彪炳,却冤而被杀。他们被冤杀时,民众居然欢呼雀跃,是何原因?在笔者看来,是广大百姓并不知实情,当时的民众只信奉圣旨必定英明。但实际上,宋高宗、秦桧蒙蔽了广大百姓,明思宗与奸臣也谎称袁崇焕对外通敌,让不明真相的百姓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但这两位刚直不阿的英雄被冤杀后最终昭雪,历史终究还了两人的清白与公正。回顾岳、袁两人悲惨的结局,让人感慨与叹息,留给我们诸多启迪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