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来之不易

2023-12-12    作者:俞昌基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他写的《徐霞客游记》举世闻名。

  《徐霞客游记》有60余万字,涵盖了地貌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和旅游文学。徐霞客用了34年时间,艰辛游历,驰骛数万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每晚都点起油灯或燃枯草照明,坚持写游记到半夜,乃至天亮……到了晚年,他还抱病“万里遐征”。终因“双脚俱废,心力交瘁”,于54岁去世。

  这部伟大著作之所以能大获成功,同徐霞客父母苦心孤诣的教诲密切相关。

  徐霞客出生在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而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这对徐霞客影响很大。十五岁那年,徐霞客参加童子试,未能考上,很是灰心丧气。父亲就以“家史”开导他。说当年你高祖父与唐伯虎同科会试,却遭到贪官诬陷,双双被削去功名,贬为庶人。于是他留下祖训:“子孙可以不为官,但不可不读书,不立志。”于是徐霞客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他特别爱看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还经常与父亲讨论这本书,并且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之大志。

  几年后父亲去世,徐霞客守孝三年。到了22岁时,母亲王孺人劝他出游,还亲自给他缝制“远游冠,以壮其行色”。于是徐霞客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游历。母亲还多次郑重其事地对他说:“第游名胜,归袖图一一示我。”所以徐霞客每次观光揽胜回来都要给母亲看行程日记,把这看作是给母亲的礼物。但是受“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束缚,徐霞客不敢到西南等地远游。母亲80岁那年,曾对他说:“吾尚能饭,今以身先之。”意思说,我现在饭量还好,身体不错,你还是先去远游吧。为了鼓励徐霞客,母子俩还一起去游观了宜兴。母亲的临终遗言是:我走了,你可以无后顾之忧了,“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徐霞客守丧三年后,遵循母命开始了他的西南“万里遐征”。所以后人赞赏徐母:“徐霞客之奇,孺人成之。”

  《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还得益于一批挚友的倾力鼎助。不少好友对徐霞客寄予厚望,将收藏在家中的地理图志托付予他。有密友把已经珍藏了二百多年的先祖张宗琏写的《南程续记》(当年世人公认的最精彩的游记)赠送给徐霞客。还有曹能始赠送了三册《名胜志》、四册《云南志》……这一切都成了徐霞客写作的宝贵资料和参考。

  51岁开始,徐霞客花费了四年时间去西南云游考察,撰写了《丽江纪略》《鸡足山志》等重要著作。他在《溯江纪源》中首次肯定了金沙江为长江的上源,纠正了前人“岷山导江”的错误认识。这些重要著作都离不开当地土司木增等的多方支持。不久,徐霞客双足俱废,寸步难行。好友木增派人用官车护送他东归。一行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历时156天。

  54岁时,徐霞客病重不起,但《徐霞客游记》还没整理成书。他把这一重任托付给家庭教师季梦良。季梦良开始不敢担此大任。徐霞客之子徐屺恳求他:“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于是季梦良接受重任,“遍搜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篇……”《徐霞客游记》这部“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百科全书”终于在徐霞客逝世后的第二年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