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办案纪实

2023-07-25    作者:米 舒

在汉武帝执政时,张汤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最早有办案能力,是其父发现的。

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丞,一日回家,见家中的肉被老鼠吃了,鞭笞张汤。张汤掘开地洞抓住偷食的老鼠,对其审讯,并将老鼠处以磔刑。其父发现小孩子办案居然如老狱吏,大为惊叹,便让儿子学习断案文书。

张汤后继承父职,为长安吏,办事干练。汉武帝刘彻命他处理陈皇后巫蛊一案,张汤探知汉武帝已宠新欢卫子夫,对陈皇后很冷淡,便审查严密,追查其党羽。陈皇后被废,汉武帝晋升他为太中大夫,命其与赵禹共同制定各种律令。他们搞了一个“见知法”,让官吏互相监督,相互检举。两人成为当时热门的法律专家。赵禹性孤傲廉洁,公卿大臣邀请他赴宴,赵禹一律拒绝。张汤却擅长结交各界人士,尤与九卿、达官贵人关系密切,并以智谋驾驭他人。

汉武帝好附庸风雅,张汤决断案件亦附会古人之义,命其弟子研习《尚书》《春秋》,参考古代文献,作为断案的法律依据,并揣摩主子意图,显示汉武帝决策英明。由于张汤办案结果与刘彻所思吻合,虽执法严峻却大获汉武帝赞誉。张汤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各项论断办案之事,汉武帝都专心听其详述,决策之前也会听取张汤的看法,张汤声誉与日俱增。

由于张汤执法严峻,引出众多仇家,但他擅长结交有势力有权的大人物,仍获汉武帝的看重与青睐。汉武帝欲制白鹿皮币,与张汤商量,张汤极力支持。汉武帝询问大司农颜异的看法,颜异反对,正好有大臣告发颜异,说他对朝廷颁布新法持反对意见。汉武帝命张汤审问,张汤再次问颜异对新法令的意见,颜异微动嘴唇而不出声。张汤冷笑一声,向汉武帝奏道:“颜异身为九卿,听到他人评论法令有不适当之处,他不向朝廷进言而进行腹诽,如此大逆不道,应判处死刑。”汉武帝便以“腹诽”之罪,处死颜异。“腹诽”亦称“心谤”,指其人对某事不发表公开意见,心里却认为不对,此罪名始于张汤创立。

张汤因审案有功,官至御史大夫,更为汉武帝看重,原因是他办案获皇上表扬时,张汤表示:“此乃皇上圣明,我只是办事认真而已。”如果汉武帝不满意此案的结果,张汤自我责备:“陛下责备得对,其实圣上早已提醒过我,我没有很好采纳,我办事愚蠢,是我错!”正因如此,张汤进入三公九卿之列。

后来,有盗贼挖了汉文帝陵墓,丞相庄青翟与御史大夫张汤商量,一起上朝谢罪,张汤一口应允。翌日,庄青翟向汉武帝叩头谢罪,张汤却突然说:此事与己无关。汉武帝便将庄青翟交张汤审处。

这事惹怒了朱买臣、王朝、边通三位长史,他们都是庄青翟的好友,知道庄青翟是老实人,便联合起来告发张汤,说张汤的亲信田信早知盗墓一事,此外还囤积货物,预先把汉武帝提高物价的主意告知大商人。汉武帝最恨泄密,命人审问张汤,张汤这才认罪,但辩白说阴谋陷害我的是三位长史。

汉武帝处死了张汤,发现其家财不过五百,深感懊悔,便杀了三个长史,丞相庄青翟被迫自杀。汉武帝提拔了张汤的儿子张安世,间接鼓励和表扬了张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