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臣毛笔

2023-07-06    作者:陈康瑜

现今社会,毛笔的使用已只限于书画家专用, 它曾拥有过的辉煌,早已淡去了。记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还有写字课,柳公权的“唐故左街”正楷帖是我们临摹少不了的。我父亲酷爱书法,也写得一手好字,我小时候用的毛笔全是价格不菲的周虎臣的兔毫和狼毫笔(当然是父亲弃用之笔),因此对周虎臣毛笔的珍贵也略知一二。我读高中时,同窗傅民勋告诉我,他祖籍江西临川,他父亲傅洪初是周虎臣笔庄的嫡传。因周傅不同姓,当时听后我一直未以深信。退休后我们经常饮茶闲聊,听了他的一番详述,方知周虎臣毛笔传人,的确是同学傅家。

周虎臣出生在明代万历辛卯年(1591年)六月初五,祖籍江西临川周坊村。周坊村是著名毛笔制作之乡,周虎臣精于制笔工艺,堂兄周献臣用笔由他专供。周献臣后中进士,先后任太康知县、南京刑部主事。与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同乡同为官而十分相熟,经堂兄介绍,周虎臣也特为汤显祖制笔专用。汤显祖十分钟爱周虎臣的制笔,为感谢周氏兄弟,特为《周氏宗谱》开篇题序,留下了“科甲第”等诸多墨迹。

周虎臣当年在临川李家镇以自己姓名创建周虎臣笔庄,历史上有“临川之笔”的盛誉,并直接影响以后的中国书法和吴门画派。

清康熙三十六年(1657年),周虎臣后裔因只生了一个独生女儿,只得将制笔手艺传至女婿傅善堂,并由他主事经营笔庄。傅善堂将笔庄迁至苏州,吸收了湖笔工艺特点,生产出狼毫水笔如“仿古王兰芯”“右军书法”等特殊品种,极适宜书写对联、条幅和大幅山水泼墨国画,深得书画家喜爱,自古就有“湖水名笔”之称。

周虎臣笔庄为躲避战乱,于同治元年(1862年)在上海开设“老周虎臣笔墨庄”,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传至傅锦云时已是周虎臣第七代传人,他采取了前店后坊的运作模式,有五十余员工,年产毛笔近三十万支,他将大型制笔作坊移至浙江湖州善琏镇,并在上海南市兴盛街68号又开设“老周虎臣笔墨庄”对外经营。

1934年傅锦云之子傅洪初接手经营老周虎臣笔墨庄,已是第八代传人了。自周虎臣移址上海经营,业务日盛,成为当时沪上著名笔店,倍受青睐,清末著名书法家李瑞清赞书:“海上制笔者,无逾周虎臣。”

周虎臣传承至傅洪初一代时,正式注册了“虎”字商标,在毛笔生产工艺上进行了革新,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如湘江一品、乌龙水、九重春色醉仙桃、臣心如水、大京水等。其中狼毫水笔素有毛笔五虎将之称,名扬四海,并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创新开发的画笔还销往法国和意大利。

傅洪初还改变了以往的毛笔销售方式,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国内书画大师采用走笔包形式,派专人为其定制毛笔,做到“一人一支笔,一支一精品”,精工细作,量人定制。老周虎臣笔墨庄负责制作当代书画大师们的用笔。吴昌硕、赵之谦、沈尹默、张大千、吴湖帆、潘天寿、傅抱石等,每位书画家的用笔,老周虎臣笔墨庄都刻有名称,比如:李可染专用的两支狼毫笔分别叫“师生堂”和“落木草堂”,唐云画竹用的笔叫“兰竹”。

老周虎臣笔墨庄在当时已是全国著名老字号企业。傅洪初用毕生精力,创新、开拓适应时代的制笔工艺,其国内虎牌毛笔独树一帜。

傅洪初生二子二女,但无一继承父业。我同学傅民勋是傅洪初的次子,他与其大哥虽属周虎臣第九代子孙,但已不是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