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筛子

2023-06-21    作者:周耀明

家乡的筛子,是一种竹制的用以分离粗细颗粒的农家用具。它形似竹匾,底部由细篾片交叉编结而成,中间有许多小孔。还有一种底部用金属丝交叉编结的,外形小,人们则称它为绷筛。

编筛子是个精细活,邻家大伯是篾匠,我见过他编筛子。只见他用砟刀劈开竹子,清除芒刺后,换把篾刀切丝、刮纹、打光与劈细。顷刻,一条条柔韧的竹篾片,在其手里跳跃着、旋转着,被编结成留有均匀小孔的圆形网状物。再用竹条托底,扎紧边沿的骨架,稍加整治,就大功告成了。

麦子收获归仓前,祖母则用筛子筛选麦子。她虽然年纪大了,但筛起来依然干净利落,是把好手。听老辈人说,祖母在娘家做姑娘时,干农活小有名气,嫁到周家后,“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如用筛子筛选麦粒,她灵巧地转动双臂,浑圆而均匀,既让细小的泥粒、草籽等从筛孔落下,又让一些较大的麦壳、秕粒等与麦子严格分开,在筛子中央列队,听命剔除。此活看得乡亲们啧啧称赞,佩服新娘子是个干活好手。

后来,新麦入库后,母亲总要匀出一斗半升,用石磨磨碎,再置于绷筛中筛选,摇落的是白色面粉,剩下的则是麦麸。母亲将面粉加粥水揉成面团,再用擀面杖擀成一大张圆圆的面皮,将它折叠起来切成面条放入汤锅,煮熟后捞起置于碗中,再浇上由汤水、蘑菇、香蕈、蛋丝、麻油及葱姜丝等做成的浇头,一碗碗喷喷香的面条吃圆了我们的肚子。

我下河摸的蟛蜞多了,母亲逐个揭去顶盖,掐掉脐蒂,剪掉爪尖,用清水洗净,倒进石臼里用舂砣捣烂。然后,将其放进绷筛中,半悬于盆水中筛选,让细碎肉末由筛孔渗入水中,使盆水变成淡红或乳白色的奶状物。待锅中水开了,母亲置盐后,将盆中奶状物倒入锅中。顿时,锅中漂起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随即母亲将姜片、韭菜叶放入汤中。就这样,香味扑鼻的蟛蜞汤做好了,让我们大饱口福,久久不能忘怀。

正月十五晚上,我吃了汤圆,就去看大姐姐们玩“扛三姑娘”游戏,这是一种借助绷筛画花的民间习俗。她们焚香点烛,请神女“三姑娘”下凡帮她们绘花。首先,在桌面上铺上一层白面,在绷筛边上固定一根银簪作画笔。再由两位姐姐相向而站,用中指提起绷筛,借助“神力”,让银簪在白面上画出弯曲柔和的线条。事毕,我上前一看,竟是一枝白描的有枝叶的花朵,神奇极了!据说,若是把花画好了,就能嫁得好人家;这一年也会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