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全曾是国家田径队队员,主攻素有“体育运动之王”之称的百米短跑。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男子百米纪录是十一秒二,经过漫长的岁月, 1936年才被美国选手欧文以十秒二刷新。此后几十年再没有人打破被称为“极限”的十秒大关。1965年,我国运动员陈家全以十秒平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引起轰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洛桑的《洛桑日报》也不吝赞美说:“在世界体育界人士中起了一颗炸弹的作用。”世界权威体育报法国《队报》对此评论道:“中国已经准备好要同世界上最强大的体育国家较量!”
1958年 6月,全国夏季田径运动会在天津举办。百米跑道上,几十名“飞毛腿”,正轮番冲击由刘长春保持了二十五年之久的国内百米十秒七纪录。当年还不满二十岁名不见经传的陈家全,在六轮大赛中,次次冲在最前面,最快跑出了十秒八,离突破纪录只差一步。
陈家全立志要打破纪录。1959年11月,他跑了十秒五;1960年11月,再创佳绩,十二天之内,分别创造了十秒四与十秒三的国内新纪录,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正当陈家全成绩急速上升之际,命运却同他开起了玩笑。进入1961年,尽管进行了上百次拼搏,却始终没能突破十秒三。1962年7月的一天,他突然收到医院的一份诊断书:“十二指肠溃疡、肝炎,需要长期休养。”
陈家全无奈回四川疗养,但他整天坐卧不安。1963年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即将在雅加达举行,陈家全再也呆不住了,给国家田径队写信,诚恳而强烈地要求重返沙场。
他终于提前归队了,但面临着伤病的考验:刚恢复训练,腹部的疼痛令他脸色煞白,浑身冒汗,大腿肌肉像石膏一样僵硬。由于元气未复,在这届运动会上,陈家全只获得一枚铜牌。这时,他已经二十六岁了,对从事短跑运动的人来说,意味着黄金岁月即将逝去,他不由得焦灼起来。
为了创造新成绩,1964年冬天,国家田径队物色了几位年轻新手成立了“短跑试验组”,进行从难从严大运动量的探索。他找到教练张士珩:“试验组不能没有我!”
没想到张教练连连摇头:“你有伤病,年龄又大了。”陈家全眼圈红了:“张指导,你应该理解我,我是个党员,运动寿命已经不多了,只有尝试新路子才有希望突破十秒三……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使别人少走弯路。”他终于进了试验组。
令陈家全终身难忘的是1965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他跑出了十秒二的新成绩。然而由于拉伤,他未能实现更高的目标。按照惯例,只有第二年再干了。他请求领导批准他回省参加汇报表演赛。
10月17日,在成都的第一场比赛中,陈家全以十秒一创下当年世界最好成绩。面对无数人的祝贺,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在当天的日记本上,他写下新誓言:“男儿七尺躯,苦练有何惧,为国怀壮志,岂只十秒一!”
仅隔一个星期,重庆大田湾体育场里,现场两万多名观众目光投向身穿红色运动服的陈家全。10时44分,发令枪响了,陈家全的身影像一道闪光,飞速向前……三块秒表的指针同时指着十秒。全场沸腾了!一心为国争光的陈家全,将他所创造的百米短跑十秒成绩,永远镌刻在中国体育事业的里程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