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德与中日围棋友谊赛

2023-03-09    作者:丁旭光

始于1960年的中日围棋赛的交流,是由陈毅同志和日本著名自民党议员松村谦三共同发起。1960年6月,日本派出了以名誉九段濑越宪作担任团长的日本围棋代表团首次访华,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的围棋交往。这一次日本围棋代表团的访华,意义非凡。

首次中日围棋友谊赛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举行,共赛七场:北京三场、上海三场和杭州一场。由于水平相差悬殊,七场35盘棋都是日本棋手让先。中国队的总成绩为2胜1和32负。

1961年,中国队的总成绩为5胜1和34负。这一年,上海17岁的棋手陈祖德在中日围棋赛上叨陪末座,对阵业余棋手安藤英雄大战五局。前三局,对局中起身四处闲逛的安藤连胜三局。这一场景和这一个结果,被陈祖德视为奇耻大辱。最后两轮,陈祖德表现神勇,连扳两局,贡献了这一年中日围棋赛40%的胜利,也尝到了在国际比赛中赢棋的滋味。

1962年,中国围棋代表团首次访日,从此两国开始互访。中国代表团由过惕生、黄永吉、陈祖德、张福田、陈锡明组成。首次访日的结果是,中方取得了12胜23负的成绩。比之前两年,有了长足进步。在这一次比赛中,陈祖德是四胜三负(包括两局受二子胜),胜率过半。

1963年中日围棋友谊赛的首轮比赛,中方特意雪藏了陈祖德,结果,中国队0:5败北。次轮,为确保不再重蹈覆辙,中方采用了田忌赛马之术,安排陈祖德对阵日方最弱的田岗敬一五段。结果,中国队如愿以偿,陈祖德获胜。随后,陈祖德依次对阵村上文祥六段和桑原宗久七段。表现神勇的陈祖德不负众望,两盘棋均获胜。第6轮转战北京,陈祖德又一次被委以重任,越过宫本直毅八段,直接挑战此前保持全胜,被中国棋手誉为“棋仙”的杉内雅男九段。

陈祖德爱搏杀与战斗,力量非常大。杉内雅男轻灵的棋风,让陈祖德感到了重拳砸在棉花之上,如是这般,陈祖德有了紧张之感。战至70多手,黑棋的先行之利已不复存在。至101手始,陈祖德无视上方断点抢先,而是在下边拼命。随后,又在处理上边孤棋时不断弃子,又因为杉内雅男的缓手,让局面重归混沌。官子本是陈祖德向来讨厌的薄弱环节,然竭尽全力后来之不易的局面已不容退缩。陈祖德知道,只要有一线生机,纵然是以短击长也要拼个鱼死网破。

局面是此消彼长,这个时候,率先进入读秒的杉内也同样紧张。局面被陈祖德渐渐扩大至三目优势,杉内欲作最后的尝试,点入左上角,陈祖德快速判清形势后退让两目。随着双方收完最后一个官子,近十个小时的激战结束。陈祖德以一目胜出。这一局棋,成为中国现代围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63年的中日围棋友谊赛,以中国队5胜34败1和收盘。五盘胜棋中,陈祖德一个人贡献了四盘。

1965年4月中日围棋友谊赛中,陈祖德与梶原武雄八段的较量,令人难忘。陈祖德在上海与梶原武雄的三局棋,一胜一和一负。梶原在日本并不是一流强手,但在当时,中国棋手要赢他却很不易。梶原的棋相当“韧”,不易打垮,而正是陈祖德,在上海赢了梶原武雄八段。

1965年10月,日本围棋代表团再次访华。团长岩田达明九段1926年1月2日生于日本爱知县,15岁时拜师木谷实,1943年定段,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1964年升为九段。

10月25日,陈祖德执黑对阵岩田达明九段。这一局,陈祖德以“中国流”开局,此举旨在把比赛导向他擅长的节奏。混战中,陈祖德取得了主动权。双方大战近300手,终于以陈祖德的获胜而告终。正是从这一盘棋开始,中国棋手真正有了和日本顶尖高手过招的资格,中国围棋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一局棋也意味着,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年轻棋手,陈祖德完成了与“南刘北过”的交替,真正扛起了中国围棋的大旗,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陈祖德胜岩田达明的这盘棋,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棋手的成长。

因为具有“中国棋手首破九段坚冰”和“中国流开局展现民族精神”等重要意义,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棋院建院后,陈祖德执黑胜岩田达明的棋谱,被树为标志性一景,悬挂在中国棋院的对局大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