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寺
小世界会所
爱因斯坦夫妇在北野丸号邮轮上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据传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建成龙华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然而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历史,龙华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恢复了原名“龙华寺”。明万历二年(1574年)赐名“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寺名仍沿用龙华寺。1953年由上海市佛教协会重修各殿宇,复制佛像,新建藏经楼等。1959年,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龙华寺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造访,也留下了许多墨宝芳迹,最近笔者查阅到了一些资料,原来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籍犹太物理学家、相对论创始者爱因斯坦也造访过龙华寺,值得一叙。
爱因斯坦曾两次造访上海。1922年11月9日,诺贝尔奖委员会以“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尤其是对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授予爱因斯坦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此时的爱因斯坦正乘坐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北野丸”离开香港首次前往上海访问。11月13日上午10时许,爱因斯坦到达上海,并接受了瑞典驻沪总领事关于其获奖的祝贺,所以,确切地说,爱因斯坦是在上海得知了他获奖的消息。
爱因斯坦抵沪后,主要行程由出资邀请的日本改造社安排,改造社代表稻垣守克夫妇全程陪同。据稻垣守克后来的回忆录以及当时公开报纸报道行程安排,爱因斯坦11月13日中午到西藏路一品香番菜馆吃午饭,下午去“小世界”听昆曲。所谓“小世界”,即原南市区的“劝业场”,当时正在全面改造成仿造大世界的游乐场,取名“小世界”,正门开在福佑路234号豫园后门对面,内辟乾坤大剧场,专演京剧、昆剧。爱因斯坦饶有兴味地听完戏,步行至城隍庙后门,乘车至新闸路斐司德博士(德国人)家吃下午茶。下午六时半,爱因斯坦一行乘车至上海书画界与商界名人王一亭寓所梓园赴晚宴。晚九时半,乘车至日本人俱乐部走访,之后返回邮船休息。
过去有很多资料显示(如唐培吉主编《从开封犹太文化到上海犹太文化》等),第二天(14日)上午爱因斯坦就乘船离开前往日本。其实不然,根据稻垣守克先生的回忆录,爱因斯坦当天再次登岸进入上海市区,在稻垣守克夫妇陪同下,专程拜访了龙华古寺,还游览了附近的村庄。爱因斯坦为什么要拜访龙华寺,他是否信仰佛教,或者研究过佛学?关于这一点笔者翻检爱因斯坦的传记后,似乎并没有找到什么证据。但是爱因斯坦是素食主义者却是无疑的,1954年爱因斯坦去世前一年,在写给好友汉斯·莫哈森的信中提到“我现在的生活中没有动物脂肪、没有肉、没有鱼,但是感觉很良好”。卡拉普莱斯编写的《新爱因斯坦语录》也有这样的一段话:“虽然因为环境限制,我不能成为一名严格的素食者,但在理念上我一直都是素食支持者。素食的生活方式将会给整个人类在性格方面带来极为有益的影响。”笔者猜想,是否这一点也是他对同样以素食为戒律的佛教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比较遗憾的是,爱因斯坦造访时,龙华寺正好被军阀部队占领作为兵营,估计也没有能够比较充分地参观游览,所以迄今也没有找到更为具体的细节资料,留下了历史的缺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