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在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前进了一步。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各行业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从事商业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商店货摊散布于城内各处,自由聚集。尤其是禁夜制度废除以后,城内到处都有晓市、晚市、夜市等,商业活动昼夜不息。
北宋的市场盛况,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中说:国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城内,有许多街巷都是繁华的商业区,一些“真珠疋帛香药铺席”和一些“金银彩帛交易之所”,都是“屋子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见闻”。“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开,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冠梳、领抹之类。东去,多有货药、卖卜、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潘楼东街巷》又说:“东十字大街曰从行里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夜市尤盛,人烟浩闹。”《马行街北医》和《马行街铺席》还说:“夜市,北州桥又盛百倍,车马阗拥,不可驻足,都人谓之里头。”“旧封丘门外袄庙斜街、州北瓦子(戏场)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铺席外……其余坊巷院落……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雪阴雨,亦有夜市。”这些记载是一幅用文字描绘的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足见北宋都城市场的繁荣程度。
南宋的社会经济比北宋更为发达,市场也更是盛况空前。吴自牧的《梦梁录》在其《铺席》中说:“……遇买卖,动以万数。又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盖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即与外郡不同,所以客贩往来,处处皆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往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夜市》还说:“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
北宋、南宋不只商品市场发达,服务性行业也到处都是,而且种类之多,分工之细,为宋前历代所没有。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列举了数十种,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列举了一百七十多种,《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列举了一百多种。如果将所列项目合并起来,去掉重复,仍不下二百余种,真是无所不有。服务性行业的增多,乃是城市经济生活复杂化、多样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商品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