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享宴高会”,是寄托思念的日子,所以文人墨客在此日写了不少怀人的诗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重阳感怀前人
唐代蔡孚《九日至江州问王使君》:“九日浔阳县,门门有菊花。不知今送酒,若个是陶家?”蔡孚在重阳节来到陶渊明的家乡——江州浔阳县,见家家门前栽有菊花,深情缅怀这位曾在菊篱下饮酒的文坛先贤。 南宋文天祥《戏马台》:“九月初九日,客游戏马台。黄花弄朝露,古人化飞埃。今人哀后人,后人复今哀。世事那可及,泪落茱萸杯。”文天祥兵败被俘,1279年被押往大都途中,重阳日路过徐州,见到项羽的戏马台,写诗感叹世事难料,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已化作尘埃,让人泪落不已。
重阳惦记朋友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这里所说的张五,即隐居北山的张子容,王维叫他“张五弟”,他们是诗友。孟浩然节日诗寄张五,说何时像王宏派白衣人送酒给陶渊明那样,给我送来一坛佳酿,你我共醉重阳节呢?朋友真情跃然纸上,很是感人。杜甫《九日寄岺参》:“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岺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杜甫此日也给岺参寄诗,诉说重阳不能相聚饮酒的思念之苦,说明两人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朋友呀!
重阳牵挂弟妹
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家在蒲州,15岁时与弟弟王缙(后当宰相)去长安,两年后王缙返回老家。重阳节独在异乡的王维,抒发思乡思亲之情,尤其感叹不能和华山以东的兄弟相聚,遍插茱萸少一人,心情寂寞惆怅又无奈。此诗的结句以景载情,更觉情思绵邈。杜甫《九日 其一》:“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年老多病的杜甫,重阳日按风俗操办过节事宜,已力不从心。在此困境中,不由想起了战乱中不知离散在何方的弟妹们,自己又沦落在夔州,前程茫茫,内心涌动着一阵阵的酸楚与悲凉。
重阳思念爱侣
宋代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18岁结婚后,丈夫赵明诚就外出做官,翌年重阳节,李清照因思念丈夫,写了《醉花阴》这首词寄给他。赵明诚看后也写了数首,并将这些不具名的词,拿给好友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指着“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说:“只三句绝佳。” 李清照的这首词,没有一个字写相思的,却字字饱含着离别和思念之苦。执笔寄怀,尽得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