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创办的第一份工人刊物——《劳动界》

2022-06-30    作者:朱少伟

图片3.jpg

《劳动界》第一册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重要任务之一,邵力子的《党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回忆:“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以工人运动为主。”为了唤起劳动界的觉悟,党组织很快创办面向工人群众的通俗刊物《劳动界》。

1920年8月15日,《劳动界》在沪创刊,每周出版一册。《李达自传》说“组织工人的工作,是由李汉俊主持的”,该刊具体编辑工作由李汉俊负责,陈望道、沈玄庐等参与编辑,编辑部设于老渔阳里2号。8月17日,李汉俊与陈独秀共同署名在上海《民国日报》登载《<劳动界>出版告白》:“同人发起这个周报,宗旨在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希望劳动界诸君对于投稿及推销两事,大家出力帮忙,也好叫本报成一个中国劳动阶级有力的言论机关。”

《劳动界》辟有“演说”“国外劳动界”“国内劳动界”“本埠劳动界”“国外时事”“国内时事”“通信”“调查”“小说”“闲谈”等栏目,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袁振英、李达、李中、邵力子、陈为人等。为了便于工人群众接受,各种文章多语言浅显易懂,很少使用专业术语,如袁振英发表于第十四册的《无工无食》,简炼概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上什么东西,都是劳动做出来,没有劳动,便没有现在的社会。”非梦在第十八册发表的《快些起来奋斗》,对“剩余价值”这样解释:“资本家仗着金钱的势力,放出严厉的手段,来压制我们,出了少的工资,要我们做十余点钟的工作……倘若不愿意,就该赶快起来和资本家奋斗。”

《劳动界》中,陈独秀在第四册发表的《此时中国劳工运动底意思》,首先提到“社会主义”一词。接着,陆续有多篇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稿件,如李达发表于第十六册的《劳动者与社会主义》说:“社会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把一切工厂一切机器一切原料都归劳动者手中管理,由劳动者自由组织联合会,共同制造货物。制造出来的货物,一部分作为下次再行制造的原料;一部分作为社会的财产;一部分作为自己的生活资料大家享用。这时候大家都要作工,都能得饭吃得衣穿。”

《劳动界》很重视与读者的互动,在第二册发布了“本报欢迎工人投稿”的启事。杨树浦电灯厂(杨树浦发电厂前身)工人陈文焕在来信中说:“现在有了你们所刊行的《劳动界》,我们苦恼的工人,有话可以讲了,有冤可以伸了,做我们工人的喉舌……”

还值得一提,《劳动界》作为党组织创办的第一份工人刊物,不仅影响大,流传也广。张国焘的《我的回忆》说:“中国共产党北京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就在李大钊先生的办公室里举行……那时上海小组(按:即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所创办的《劳动者周刊》(按:应为《劳动界》)已经出版,我们在会场上将创刊号发给大家看,这也是使会议生色的一件事。”

目前所见,《劳动界》最后一期为1921年1月23日出版的第二十四册。中国共产党诞生前,该刊在存世的近6个月中,努力做好“工人的喉舌”,积极向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在推动工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