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毛巾与“三五牌台钟”

2022-03-17    作者:朱国栋

1.jpg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国货高档毛巾脱销。李康年于1938年2月,在胶州路273弄开设中国粹众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钟牌各款毛巾应市。李康年认为国货要在竞争中取胜,仅依靠爱国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提高质量。他坚持选用上等原料,用16支纱作经,二十支纱作纬,三十二支纱起毛,这种做法在当时一般毛巾所未有。这就使得毛巾既柔软又耐用。

  他还认为:广告“必须实事求是,切忌夸大。宣传超过实际,就成为虚伪欺骗了 ”。因此,他对钟牌“414”毛巾的广告语,只用了“柔软耐用,拔萃超众”八个字。“414”是毛巾的货号,由于和上海方言“试一试”谐音,营业员常说“请试一试”,于是“414”便成为钟牌优质毛巾的代名词。钟牌“414”毛巾不但畅销国内,还远销南洋,成为人们所公认的国货精品。

  他在担任中国国货公司经理、萃众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的同时,还合资创办中国钟厂,所生产的“三五牌”挂钟、台钟也是名牌。

  李康年(1898年—1964年),浙江宁波人。父为清末秀才,李自幼从父读书,文章书法有成。1921年,进宁波棉业交易所任秘书。1929年,在方液仙创办的上海中国化学工业社任总务长。

  1932年,“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日,他联络和组织在南京路举办“国货临时联合商场”。后经李提议,由方液仙等集资,创设中国国货公司,于1933年1月在南京路原慈淑大楼开业。他任公司经理,不久由他全权经营。

  1941年,有一次一个日本商人带了两名日本兵前来国货公司强行推销日货,李康年义正辞严地以“中国国货公司章程中规定只售本国货,不销外国货”为由,断然拒绝。

  上海解放前夕,他曾掩护和赞助国货公司中共地下组织的革命活动。上海解放后,1952年,他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任民建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工商联执行委员,任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1953年上海中国国货公司歇业改造,1954年上海萃众制造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7年,他提出对民族资本家赎买政策实行定息20年(定息5厘,20年即意味着全部收回资本)的建议,受到批判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4年,病逝上海。1979年获平反改正,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