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于上世纪40年代末兼职市立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师专),然史料所及语焉不详,故鲜为人知。前些年尝闻前辈邻居言称施先生当年曾居住过我家贴隔壁,即四平路372弄21号(原系其美路401弄),吾生虽晚无缘亲炙,却萌生厘清其原委兴致,遂造访虹口区档案馆,从沉睡的卷帙中耙梳相关史迹。
由周煦良引荐
不妨先扼要铺叙一下施蛰存兼职师专背景,1946年春,施蛰存从福建三元随江苏学院复员回迁,经停上海月余赴徐州,6月初接朱经农托付叶圣陶致函,邀其出任光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施一时犹豫未决,7月中旬暑期返沪度假,刘大杰告悉江苏学院诸多同事欲离职另谋他职,推荐施蛰存应聘暨南大学教授,是月31日,施蛰存拜访叶圣陶,请其代为辞却光华大学之职。自此,施蛰存执教暨南大学,后辗转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多所大学校,其间还兼职师专。
至于施蛰存兼职师专的机缘,盖因周煦良引荐,周煦良与施蛰存均系文学翘楚,关系熟稔,尚合作编辑以翻译为主的刊物《活时代》,周与师专首任校长董任坚交情匪浅,戴望舒任职师专亦由其举荐。师专创办于1946年夏,位于武进路86号校园西半部(东半部新陆师范学校),设教育、国文、英文、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等专业,学制三年。据1947年7月资料显示,上海时有公立大专院校十三所,含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师专等,总计在校学生14820人,其中师专学生215人。恰逢抗战胜利后大批文人学者纷纷由避难地返沪,师专校方有意延揽俊彦,待遇优渥,加之该校可提供其美路新陆邨(因绿荫掩映故又名新绿村)寓所,诸多教授、名流纷纷加盟或兼职,譬如戴望舒、周煦良、孙大雨、钟泰、吴文祺、施蛰存、程应镠、蒋伯潜、全增祜、谢循初、温肇桐、史久光、朱有献等,教授阵容之煊赫令人称羡。据旧存档案考证,施蛰存自民国卅六年(1947年)九月一日起受聘该校教授,月薪四百四十圆。
十分关注校情
施蛰存、戴望舒、孙大雨、周煦良过从甚密,彼时都卜居过新陆邨,戴望舒住11号,周煦良住戴家对面 ,孙大雨住12号,施蛰存较其他几位搬来稍晚,1948年9月入住21号,隔壁22号住程应镠,侪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周转于数所大学任教,并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不仅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且对时局的看法和立场相似,同情进步青年学生,属开明派教授,有的甚或参加大学教授联谊会,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据施蛰存第三子施达回忆,解放前夕有些生活清苦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为躲避当局抓捕,曾暂住施家或隔壁一位教授的空房子里。施本人1925年就读大学时经陈钧介绍,与戴望舒、杜衡一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曾被国民党市党部通报列入共产党嫌疑分子名单,所幸入团时用的是笔名方躲过一劫,故而,施蛰存给予革命者的庇护既出于人道考量,又源自观念同情。
施蛰存兼职师专,每周除授课毋须坐班,但其十分关注校情,经常参与校务活动,在数份师专会议记录上留有其潇洒的亲笔签名,如1947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记录、1948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记录、1948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校务会议记录、1948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校务谈话记录、1948年第二学期校务谈话会记录、1948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校务会议记录等。其中一份长达二十页的1947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记录末端之第二十条云:“师专学生因改选自治会小起风潮,学生来信要求校务会给予解答应如何处置案。决议:推派教务处朱(有献)主任及施蛰存、戴望舒、王元美三位教授向学生代表劝说。”时遇政局动荡,师专内持不同政治观点的学生在争夺学生自治会主导权角力中歧见悬殊,校方对此一筹莫展,遂将平息纷争的棘手事宜委派给施蛰存等几位在学生中颇具声望的教授们 。
不了了之的公案
施蛰存兼职师专期间还曾发生过一桩后来不了了之的公案,即施蛰存告诉并追究首任校长董任坚侵吞教师薪金 。
创办于世局激变中的师专年资甚短,前后不足三载,不仅外部局势剧烈动荡,当局隔三差五颁布各项训令,督促校方严厉监管师生动向,学校内部也暗潮涌动,管理层及教员之间人事关系错综复杂。
首任校长董任坚在位仅一年余,处境尴尬不堪窘态,无奈向市教育局长顾毓琇、副局长李熙谋递交辞呈,初被慰留,复再函申明:“感愧莫名,本当勉为其难,冀所委任,惟任坚积劳成病,身心实难支持,再四思维,与其长此尸位庠校,贻误教育,毋甯陈情养疴,退让贤能,理合再沥陈悃,请恳准予辞本师专校长职务,派员接替,不胜感激待命。”
董于1948年2月24日黯然去职,继任者周尚,权力交接虽毕,经济账目却未了结,国民党统治江河日下,军事溃败民不聊生,物价暴涨金融瘫痪,拖欠教员工资几成家常便饭,引起众人极大愤懑。1948年6月,憋了数月的施蛰存用毛笔楷书致函周尚,详列董任坚卸任前所欠款项,“……拟请转知董前校长,负责赔偿。(三)上年十一月至本年一月,共计三个月所领配购物资,准由本人按照本年三月份差额全缴价该会。(因市府沪供<37>字第3583号训令于四月初送达,故按照三月份差额全数
赔偿)兹随奉支票一纸(计五百八十九万五千元正),请代为转呈。(四)该会原函云‘本年二月份该校领用配购证报销清册,仍列有该施教授姓名,且所用印章,亦与前数月完全相同,应由该施教授自行负责’。查本人在董任坚校长任内,一切领取薪俸及配购物资,始终未盖一图章。即去年十一月至本年一月此三个月之配购物证,亦未由本人在册上盖印。可知董前校长实有伪造本人印信之违法行为,本人拟请该会检示该项清册上所盖本人之印章式样,以便本人对董前校长之告诉。以上四项敬祈代转。此致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 校长周施蛰存敬上卅七年六月廿四日”
另附函云:“敬启者,查本人尚有本年二月份薪津未承颁发,不知此款应向何处具领,请予核夺,如须向前校长董君支领,并祈饬现任会计人员代为交涉为感。此上校长周”。
阅施蛰存致周尚函,我们至少可以读出三点:一是施蛰存维权意识甚强,追讨欠款据理力争;二是不愧为文学大家,叙事辨析文辞雅驯;三是币值疾跌如坠梯,动辄以百万计,当局不得已辅之所谓配购证举措仍无补于事。如今,施、董、周等当事人均早已谢世,知情者恐怕亦皆作古,交涉结果究竟如何档案失却下文,或许,这本是一段文人间不该发生的误会亦未可知。
施蛰存与周作人私谊素笃,1949年1月底周作人从南京老虎桥监狱保释出狱,该月28日抵沪,住四川北路横浜桥福德里尤炳圻家逾半年,其址距其美路新陆村不远,施、周之间面晤频繁,周作人日记记载:4月21日“施蛰存来,嘱写字,并赠所译书三册”;4月26日上午“施蛰存来访”;4月28日“又往其美路访施蛰存,均不值。留交施君嘱写之件”;6月22日“上午施蛰存来”;7月14日“下午访施蛰存”;7月30日“上午……施蛰存来约晚餐……洗浴、六时同平白至新绿村施宅饭,来者有周煦良、仲廉,九时半以车送回”。施蛰存盛情款待系得悉周作人即将离沪去北京,特为之设宴饯行,周作人郑重其事沐浴后赴宴道别,两人关系可见一斑。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师专,档案中可查寻到的施蛰存在师专的最后踪迹是1949年6月7日下午四时在该校会议室参加“卅七年度第二学期校务谈话会”,此时师专实质上已停办 ,是月26日,周尚将师专文档移交给新创办于原址的虹口中学校长,同年10月,师专与市立体育专科学校、幼师专科学校一起并入国立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师专既被裁撤,施蛰存兼职终止。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施蛰存被分配至华东师范大学,9月,搬离居住四年的新陆邨,迁回愚园路岐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