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河上风帆

2022-02-15    作者:葛秋栋


  盐铁河,是嘉定西部一条贯通南北的人工河。

  早在汉初,嘉定是汉高祖刘邦侄子刘濞的封地。吴王濞的势力范围包括如今苏浙一带三郡53县,嘉定属于吴国娄县(县治在今天江苏昆山 )。吴国地处东海之滨,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非常富庶。“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今湖州)之铜,三江五湖之利。”吴王濞的崛起与称霸,跟当时吴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苏浙沿海一带的煮盐业,是吴国经济的重要来源 。东海的煮盐是散盐,晶莹剔透,质量上乘,不需加工,可以直接食用。据《史记·刘濞传》记载:“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煮盐业的发展吸引了四处流民纷至沓来。冶铁业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较大发展,《山海经》记载当时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座,至汉代冶铁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由于人员流动性增加,商业也发展明显,吴国的经济在当时已经十分强盛。

  吴王濞为了充分发挥娄县一带的水陆交通,运送盐铁,进一步增强国力,即在嘉定西部冈身带上,开凿了一条与冈身平行的盐铁塘,俗称盐铁河。嘉庆《方泰志》记载:“盐铁塘,旧传吴王濞凿,以运盐铁。南通吴淞江,北通扬子江。”《太湖水利志》的记载更为详实:“唐代太和元年至九年疏浚的盐铁塘,北受长江水,起自江苏省沙洲县杨舍镇,经鹿苑、西旸入常熟县的福山、赵市、梅里、支塘,进入太仓县的直塘 、城厢镇,往南流经嘉定县的葛隆、外冈、方泰,在黄渡镇会合吴淞江,全长95公里。”

  当年的吴王刘濞,擅江海之利,使吴国迅速强盛起来。汉景帝前元三年(154年),吴王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淄州、济南七国起兵,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幌子,反叛中央,史称“七国之乱”,结果汉景帝派大将周亚夫一一平定,吴王濞落得个可悲下场。

  盐铁河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疏浚,为沿河两岸人民的灌溉、饮用和交通运输作出了巨大贡献。光绪《嘉定志》载有清代赵拯的一首《盐铁风帆诗》,生动地记录了盐铁河繁荣兴旺的景象:“三吴水利首三江,大海奔腾向此降。盐铁论开思汉诏,灌输泽远被疁村。潮回曲似河流九,樯转经于鸟翮双。更喜沿村鸡犬静,夜深月上挂篷窗。”清代大学者钱大昕《练川竹枝词》中有一首,描述了盐铁河上忙碌运送棉花的情景:“依依墟里散炊烟,短短笆篱带晚川。黄叶西风盐铁路,布帆一半贩花船。”这条古老的大河从主运盐铁开始 ,到后来运送棉粮和化肥农药等工农业产品,亲历了社会历史的巨大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