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与辋川别业

2022-02-08    作者:张谷平


  王维是盛唐时代的画家、大诗人,40岁时购买了诗人宋之问的辋川山庄,依山就水作了整修,营造了20多处景点。他与好友裴迪隐居于此,常“步仄径,临清流”,弈植饮酒,携手赋诗,40首诗辑成《辋川集》。此外王维在清源寺还画了一幅长卷《辋川图》,细致描绘了20景的旖旎风光。

  辋川是西安蓝田县城南尧崇山峻岭间的一处幽谷,景色秀丽。“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诸水于此会合如车辋环凑,故名辋川。谷口重峦叠嶂,有湖有溪,辋川别业的亭台楼榭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是一处自然山水式园林。

  从园林艺术角度说,辋川别业是唐宋文人写意园林的代表作,是在悠悠岁月中,被王维之手雕成的名园,园内地势有高下,是因形取势,因地制宜,对自然进行了概括加工,拥有华子冈、斤竹岭、辛夷坞、茱萸沜等高峻的山体,也有欹湖、栾家濑、白石滩、金屑泉等各类水体,具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茂密的植被。绿植以各种植木花卉的大批成林、丛植成景,如斤竹岭、木兰柴、茱萸沜等。在此基础上,王维根据空间开合,划分出20个景点,同时精心设计、穿插联接以山径水路,从而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为发山川之精微,传自然之神韵。他在可歇、可观、可借景处,因地制宜建造亭廊垣篱、楼阁馆轩,得以达成“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目的。建筑形象质朴淡雅、布局疏朗,序列组成完整,是湖光山色与园林建筑相结合的典范之作。王维以画设景,以景入画,沟通远近内外,增加景观层次,巧用自然环境,将能增添审美情趣的天籁之声、形、色、香引入园林,实现景效和意境的最大化。这是他在吸取前人造园经验基础上又在写意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开创出一种诗画融合、突出自然美的写意山水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王维不愧是大诗人大画家,除辋川别业,他又创造了别外两件艺术瑰宝:

  一是他晚年隐居辋川时在清源寺壁上所作的单幅大画——《辋川图》,后来寺庙圮毁,原画无存,如今能见的皆为后世摹本。画面以别业为主体中心,向外展开,别业周围山石起伏,林木掩映,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画笔重色描画,细致入微。别业门前一条小河流过,河中船夫撑船、乘客儒冠羽衣,意态萧然,格调清新脱俗。此图描绘了辋川孟城坳、华子冈等20景,为辋川别业留下了珍贵的图像资料,开启了后人诗画并重的先河。

  二是王维在绘制《辋川图》的同时,常与文友裴迪在这风景如画的园林里携酒看山,临流觅句,浅吟低唱,啸咏终日。

  他们同咏辋川20景,一景一诗,各成五言诗20首,辑成《辋川集》。王维的山水诗上承晋代谢灵运、谢眺,但对景物的选择和布置安排更精,同时他还特别善于描写自然界的声响,与美景映衬,意境深远,引人遐思,由此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在他心爱的辋川别业有美感地生活了20年,死后安葬在辋川的青山绿水间。辋川别业凝聚了王维毕生的心血,辋川别业也成就了王维。一座千古名园和名画《辋川图》及大批山水田园诗精品在此诞生。

  遗憾的是辋川别业自北宋就开始萧条,至近代已荡然无存,如今旧址只有一棵王维手植的千年银杏还高高矗立在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