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百年冠生园

2021-12-18    作者:陈祝义

1016海湾园.jpg

@1016海湾园1.jpg

  说到上海中华百年老字号企业,创建于1915年的冠生园,在老上海人心目中,那可是上海滩上家喻户晓的响当当的名字。它的特色商品——糖果、陈皮梅、牛肉干、月饼等,更是有口皆碑、饮誉中外的食品。

   

  打出招牌

  

  冠生园的创始人冼冠生 ,原名冼炳成,广东佛山人。他年幼丧父,家境贫穷。16岁那年,经他母亲的央求,从上海回佛山探亲的远亲把洗冠生带到了上海 ,留在他开设的“竹生居”消夜馆里当学徒。

  三年学徒期满后,冼冠生跳出来,自己开了一家消夜馆,以为只要他把店开出来,凭着一股苦干精神,定能把生意做好。但是他苦干了近十五年 ,还是一事无成。然而冼冠生受挫不馁。多次经商失败终于让他悟到了:开店地段偏僻,不得“地利”;附近贫民多,顾客光顾少,缺乏“人和”;本钱短少,未随季节、时令供应不同产品,有违“天时”。这以后,冼冠生对经商之道有了比较切合实际的见解,打消了开店的念头,改做了摊贩生意。

  这以后,冼冠生在上海老城厢九亩地的一间亭子间里,白天与他母亲、妻子一起,在一只洋风炉上制作陈皮梅和牛肉干。到了傍晚,他便挑着担子来到热闹的新舞台戏院门口摆摊头。由于他这些自产自销的茶食,质量上乘又卫生,生意很不错。

  生意做好了,冼冠生便想弄块招牌。一天他在报纸上见到一则“香港冠生园食品店”倒闭的消息,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这块招牌有吸引力。于是他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在自己的食品包装纸上赫然印上了“香港上海冠生园”字样,人们争相购买。一块招牌给冼冠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运气,生意越做越好。冼冠生每晚在新舞台摆摊头,久而久之,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此人便是新舞台的检票员薛寿龄,他是上海滩上京剧名伶薛小青的儿子,精明能干,社交广阔,而且家资富有。

  薛寿龄看到冼冠生自产自销的牛肉干、陈皮梅等茶食,生意很不错,预见它将来必定有大的发展,便主动向冼冠生提出他“设法筹款,租借房子也包在他身上”,合伙开店。这对冼冠生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事,两人当即拍板。

  不久,薛寿龄连他自己在内找了五个人,筹股2500块银元。冼冠生没有现金,他以家具作价500元入股,在南市九亩地租得一间市口较好的店面房子,大家一致同意招牌正式命名:“冠生园”。1915年,冠生园正式对外开张了。

  

  锐意经营

  

  冠生园创办后,冼冠生锐意经营,为它倾注了全部精力,使得冠生园获得长足发展。原来合伙经营的组织形式显得很不适应了。于是,1918年冼冠生和薛寿龄共同建议,把“冠生园”增资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推选邹梦梅为董事长,冼冠生任总经理,薛寿龄任副总经理。并在斜桥局门路建立了一个食品工场 ,自产自销,生产经营很快就出现了蒸蒸日上兴旺景象。大约过了两年,“冠生园”的牌子终于在上海滩打响,资金积累日益雄厚了,还培养了一批业务、技术人员,从而在“冠生园”历史上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

  首先,冼冠生将原来开设在南市九亩地的“冠生园”,迁到了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从门面到店堂、餐厅,均精心设计,布置得既堂皇又雅致,发祥地九亩地原址改为“冠生园”老店。并在二马路设立发行所,经办批发业务。又在上海市区陆续开设了五家分店,营业甚为活跃。

  由于业务发展比较迅速,出现了生产落后于销售的矛盾,原来局门路食品生产工场生产量已不能满足批发与门市供应的需要。冼冠生审时度势,在漕河泾盖起了一座四层楼钢骨水泥结构的食品厂,从事生产糖果、糕点、饼干等多品种产品,把局门路的老工场改建为罐头厂。

  “冠生园”在上海奠定基础之后,洗冠生的眼光开始瞄向了外地,积极筹划向外地发展 。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开好一家分店,获得了效益,再筹建另一家分店,逐步地在武汉、南京、杭州、天津等大、中城市建立起分店,分店之下再设支店、代理店,同时设一个食品厂、一个发行所,并在杭州超山购建梅林,作为“陈皮梅”的原料基地,逐步形成工商一体的食品企业,使冠生园在上海食品行业中同泰康 、梅林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自“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相继发生后,上海陷落。“冠生园”在日伪军双重骚扰下,业务无法正常维持,各厂、店相继停业,遭到了极大损失。但冼冠生并未因此而灰心,他把注意力移向了西南,计划以重庆为中心, 在大后方打开经营局面。

  冼冠生首先把“冠生园”加入内迁工厂行列,同时他从上海赶到南京,与军需署签订在后方设厂生产罐头供应军用的协议 ,获得了一笔订货款和搬迁补助费,还领到了一批原材料。然后,冼冠生按照既定的部署,在安排罐头厂内迁的同时,亲自主持了“冠生园”经营重心向内地转移的工作。他筹划在重庆开办“冠生园”分店,亲自将店址选在最热闹的都邮路,仍是经营各类糖果及新式糕点的产销和粤菜粤点的供应。由于门庭若市,冼冠生又相继在重庆开设了“冠生园”的四家支店。

  重庆“冠生园”在生产经营上取得显著成就,为“冠生园”在西南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金 、人员、设备和材料。于是,冼冠生风尘仆仆,亲赴各地筹建“冠生园”分店。他对选定店址、布置店堂、安排生产经营都是经缜密考虑后亲自决定。从1939年建成昆明分店后,接着又在贵阳、泸州、成都建起了“冠生园”分店,在这些分店下又设支店、食品厂和饮食部,在一些较大的县镇,还设有“冠生园”代销店。从而出现了“冠生园”历史上第二次大发展。

  

  注重广告

  

  早在学徒期间,冼冠生就特别留心报刊上登的广告,对那些简练生动的渲染性文字和富有吸引力的艺术图像最感兴趣。其中关于产品革新和提高质量的宣传,虽然可靠性不大,但他十分注意,剪了满满三大本。他在40岁那年,还对职工说“冠生园”的发展,从这三本广告中得益不少。

  在与同业竞争、扩大销路的进程中,冼冠生把开展广告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他本来就是“广告迷”,所以在广告宣传中,有不少别出心裁的安排。电影明星胡蝶是他们“冠生园”的股东,1934年冼冠生把胡蝶请到大世界,为冠生园展销月饼剪彩,并请她与冠生园特制的特大月饼合影。然后冼冠生将这张照片做成巨幅广告 ,上面醒目题着:“唯中国有此明星,唯冠生园有此月饼”,印成宣传画,四处张贴,招徕了不少顾客。冼冠生还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选定一个地方建造一座大牌坊,装饰了一个大月饼,旁边的大字是:“冠生园中秋月饼真工实料,与众不同,科学炉焙,无生熟不匀之弊。”在沿长江两岸的主要港口码头和沿铁路的火车站,均矗立有“冠生园”糖果糕点的各种设计不同的大广告牌。

  冼冠生还选定每星期六和星期天为“优待日”,印制了大量的广告、传单进行宣传,凡购奶油花生巧克力糖、奶油花生糖等,可享受买一磅送一磅的优待;凡买新产的大号果子露一瓶,赠送印有“冠生园”广告的玻璃杯一只。

  不仅如此,冼冠生与上海新闻界保持着频繁接触 ,他同一些小报馆的编辑、记者时相应酬,取得他们的支持,常为“冠生园”宣传鼓吹。有一年中秋节,“冠生园”利用一些小报大肆宣传新产品“银河映月”(莲蓉蛋黄月饼)的特点,买一盒月饼赠送“赏月游览券”一张。在中秋之夜,凭券免费搭乘冠生园租用的几艘轮渡,开去吴淞口赏月,或者凭券乘包用火车去青阳港赏月。经此一宣传,出售的月饼达到十万盒以上(每盒装四个月饼),收入十多万元,而赏月所花车船费用还不到一千元。

  

  “三本主义”

  

  冼冠生根据以往从商的经历和吸取一些著名企业的经验 ,提出了“本心”“本领”“本钱”的“三本主义”作为“冠生园”的生产经营指导方针。

  他要求全体职工把“冠生园”当成自己的事业,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务求成功,同时必须具有克尽职守的责任心 ,重视食品与人的健康关系,要对人负责,这就是冼冠生所说的“本心”。“本领”指的是经营管理和业务技术的能力。他要求搞好企业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产品。所谓“本钱”,指的是资本和资金,他要求职工共同开源节流,积累充足资金,以利企业发展。冼冠生常把他的“三本主义”向职工灌输,并强调最重要的是“本心”和“本领”,过去就是因为别人看见他受挫不馁,不断努力,有苦干、实干劲头,和有搞好食品质量的技能,才愿意拿出“本钱”来创办冠生园。

  冼冠生要求职工努力干,自己也同样身体力行。他平时生活比较俭朴,从不涉足歌场舞厅,只是喜欢看看京戏。在“冠生园”担任经理,他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企业的发展上,从不另搞私人生意,也从未在企事业乱支一文钱。每天上午到工厂督导生产,下午到公司办公,这成了他日常活动的规律,无论在上海、汉口或重庆,二三十年如一日,从未松懈。

  去工厂,冼冠生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从原材料入手,对每道生产工序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他只要用舌尖一触,就能判断食品的好坏,对质量差的能准确指出毛病所在,同职工共同商量改进。他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在重庆,他请书法家写了“真工实料”条幅挂在办公室墙上,促使职工们注意产品质量。

  他每天下午到公司或分店处理事务,主要也是听取业务人员推销产品汇报,从中了解产品推销情况和对质量的反映。此外,冼冠生还亲自到各分店和餐厅检查服务质量、品种和清洁卫生,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从不拖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冼冠生督促制订了配料标准 、卫生标准等具体规定,向职工提出了“产品质量,卫生第一”的口号,要求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对采购各种原料也有明确规定 ,建立了严格的验收制度,坚决不让劣质或变质的原料进厂。

  在与同业角逐中,冼冠生主张企业应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产品,以引起社会重视,树立商誉。因此他特别注意顾客对产品的反映,了解顾客的喜好和需求,及时改进,试制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使得“冠生园”生产的不少特色名牌产品不仅行销国内,并远销东南亚。

  对商店的服务工作,冼冠生异常重视,当成与企业兴衰有关的大事紧抓不放,亲自指导订立了《服务人员须知》《工作手册》等。为提高售货员的素质 ,除请教师义务教授文化外 ,还对职工讲解各类商品知识、服务要领、待客风度,乃至言谈举止等,目的就是要求售货员一切要为顾客着想,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使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如今,走过了106年的中华民族品牌老字号企业的“冠生园”,名列中国食品工业二十大杰出企业之一,年销售收入60亿元,拥有“冠生园”和“大白兔”两个全国驰名商标,生产经营大白兔糖果、冠生园蜂制品、华佗十全酒、佛手调味品等五大类上千个品种。其中大白兔奶糖为中国名牌产品,畅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冠生园瓶装蜂蜜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品牌,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位,华佗十全酒家喻户晓,享誉东南亚。

  

  图片说明:上海冠生园

  冼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