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张双档”轶人轶事

2021-11-04    作者:李永钧

2021-11-04_134002.jpg


  在苏浙沪评弹界,张鉴庭、张鉴国昆仲的“张双档”,可谓大名鼎鼎、红遍书坛。“张双档”无论在“四大响档”或是“七煞档”均榜上有名,地位强势难以撼动。不过,纵观“张双档”的发展由来可以发现,“张双档”其实分两个阶段,涉及张鉴庭、张鉴邦、张鉴国三兄弟。

  早期的“张双档”是张鉴庭和他的二弟张鉴邦,那时三弟张鉴国尚未出道。时间大约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张鉴邦和张鉴庭的“张双档”,说书时带唱滑稽,就是人们所言的“小热昏”,很能哗众取宠,聚集不少听众趋之若鹜。务必提及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张双档”七进上海滩,成为大响档一事中的“张双档”,并非之后所传的张鉴庭、张鉴国。据史料考证,“张双档”在上海站住脚的年代是1938年的8月,届时距张鉴国出道早了三年,也就是说,现在大家误以为张鉴庭、张鉴国的“张双档”七进上海的壮举,其实是张鉴庭、张鉴邦“张双档”的误读。

  1941年,三弟张鉴国下海说书,考虑到三弟年龄尚轻,在当时强手如林的书坛难以立足,出于兄弟情深,张鉴邦决定和张鉴庭拆档,让张鉴国与大哥拼档说书,大树底下好乘凉,从此便开始了张鉴庭、张 鉴国合作的“张双档”,并造就了张鉴国的名望骤起,小张先生则有了“琶王”的美誉。

  张调是人们最喜爱的评弹流派唱腔之一,张调的形成自然脱不开张鉴国的琵琶,但流派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张鉴邦的琵琶在当年评弹界就是公认的好琵琶,在与张鉴庭的长期合作中,他的琵琶伴奏与大哥苍劲有力、跌宕起伏的唱腔珠联璧合 ,可称一绝,为早期张调的诞生打下扎实基础。另外,张鉴国出道后,他的琵琶也是张鉴邦带教的。很明显,张鉴国是借鉴了张鉴邦的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发展和创新。可以这样说,张鉴国之所以能有 “琶王”美誉,除了天赋与自身刻苦钻研外,与早年二哥的提携与帮助分不开。因此,张鉴邦在整个张调流派形成过程中功不可没。张调之所以脍炙人口,功成名就,既是张鉴庭的个人艺术魅力,也是张氏三兄弟的智慧结晶与集体成果。

  左起:张鉴邦、张鉴庭、张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