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是个技巧活,一根皮筋可以有多种跳法,每种跳法各有一个名称。有叫“小弄堂”,有叫“什锦菜”,有叫“前奔”。对于这个跳的技巧,更是令人称奇,有挑、勾、踩、碰、绕、掏、压、踢、跳,还可以随意组合。脚部动作有单脚跳,有双脚跳。那个年代的我用尽一切办法让每个简单的游戏都淋漓尽致地发挥到它的极限。
话说这个皮筋的质地,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是用一根一根的牛皮筋串起来的,这种皮筋虽然颜值低,但有弹性又耐脏,并且寿命长。有些是用一根扁皮筋做的,它们本来是用来做衣服配件的,颜值高,但是不耐脏,容易失去弹性,寿命短。还有些皮筋一半是牛皮筋一半是扁皮筋再加点圆皮筋,这种混合皮筋既不好看也不好用。皮筋的质地影响着跳皮筋的成败,好的皮筋可以帮你一路顺利跳上去,要是碰上不好的,半路就会败下来。
简单型跳法有“小弄堂”“前奔”。“小弄堂”跳法简单,但是要从脚踝一直跳到手。当跳到腰时,一半的成员都已“死掉”了。当跳到最高级别时,估计只有一两个人能到这个关卡。她们会运用身体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技能来闯关。这个“小弄堂”跳到最后就是“大弄堂”,这个“弄堂”里的皇后只有一个。除了这个高难度的“小弄堂”之外,还有一个技巧型的跳法叫“什锦菜”,是因为它一共有十种跳法。这个“什锦菜”与“小弄堂”有很大区别,它总是保持一种高度,但是难度却从第一种跳法依次递增,第十种是难度最高的,最复杂的一种。“什锦菜”由两个人站两头,分别用食指勾住皮筋,此时的皮筋就像一条绳子一样荡在那里,两只脚就像织渔网的大针一样在那条大绳子里穿梭,保证速度还不能出错。这十组动作堪称杂技表演,凌乱中带着整齐的腿部动作,堪称跳皮筋的一绝。
跳皮筋之所以可以流行起来,是因为它不受场地的限制。天气晴时去室外跳,雨天可以在室内跳,有小伙伴时,大家可以一起跳。没有小伙伴陪伴,搬出家里的椅子、凳子各种“装备”来自娱自乐。
随着70后的长大,皮筋也逐渐消失了。虽然现在的校园里还有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可是跳皮筋却再也没有重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