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与“一曲胡笳救孤城”

2021-07-27    作者:高天云

1.jpg

  刘琨(公元270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爱国将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的祖父刘迈,曾任相国参军、散骑常侍。父亲刘蕃,官至光禄大夫。

  有一个成语“闻鸡起舞”,说的是青年祖逖有一天夜里在睡梦中被鸡叫声惊醒,他叫醒了与自己一同夜宿的友人——刘琨,两个人一同起床舞剑,刻苦训练本领。后来两人在八王之乱中带兵北伐,成为国家栋梁。

  公元304年,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方山县)自称汉王。并州刺史司马腾即派兵去镇压,在大陵(今山西文水一带)一触即溃。惊恐万状的司马腾听说刘渊马上就要攻打太原,丢下太原一走了之。

  太原失守,并州混乱,没人愿意来太原这个已被困的死亡之地。但刘琨却在这个时候被朝廷任命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历尽艰辛的刘琨于永嘉元年春天进驻太原。而此时的太原已有三年多时间处于无政府状态,任人宰割的结果使它几成一座空城,从太原向四面八方逃难的人“携老扶弱,不绝于路”,那些走不了的人,妻离子 散,卖儿救穷,尸横遍野。而周围漫山遍野都是匈奴的骑兵,烧杀抢劫,奸淫掳掠……

  从公元304年刘渊起事到永嘉之乱,再到公元316年长安城被攻破晋愍帝司马邺被俘,短短十三年时间,这个王朝几乎没有做过什么抵抗就被灭亡了。但从公元306年刘琨得到任命,直至西晋灭亡后的公元318年,他在没有兵源、缺乏给养、得不到中央政府实际支持的艰难困境中,勉力苦撑了十二年,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努力,尽了他所能尽的一切力量。据《晋书·列传三十二·刘琨》记载:“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琨翦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战场,百姓负楯以耕,属鞬而耨。琨抚循劳徕,甚得物情。刘元海时在离石,相去三百许里。琨密遣离间其部杂虏,降者万余落。元海甚惧,遂城蒲子而居之。”

  刘琨到任后,重建吏治,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加强防御。在他的领导下,百姓耕田时带着盾牌,锄草时背着弓箭,以城门作为战场,遇到匈奴来骚扰时直接就干,成了晋朝在中原存留的少数几个抵抗势力之一。

  此时的并州,西部是刘渊的老巢离石,南部是刘渊汉国的都城平阳,东方越过太行山,是刘渊的大将石勒,北方则是亦敌亦友更为强横的鲜卑和乌桓 。并州几乎就是一座孤岛,在与中央政府联系几乎中断的情况下 ,刘琨坚持独守并州。直到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并州失守,刘琨才不得不辗转幽州去联手鲜卑段匹磾。

  在坚守并州时,刘琨留下了“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千古佳话:一次,数万匈奴兵围困晋阳。刘琨见势一面严密防守,一面修书请求援军。过了几天援军仍未到,而城内粮草不济,兵士恐慌。刘琨冥思苦想对策,忽然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于是召集会吹卷叶胡笳的军士组成了一支胡笳乐队,朝着敌营吹起了《胡笳五弄》。他们吹得既哀伤又凄婉,匈奴兵听了军心骚动。半夜时分,再次吹起这支乐曲,匈奴兵听到后流泪思乡,匈将看到将士已无心再战,便撤兵而去。

  刘琨辗转到幽州后,即向司马睿上表劝进,并始终保持着对东晋政府——他心中的中原文明的忠诚。司马睿称帝后加封刘琨为侍中、太尉等一堆空职,但除了派人赠送一口宝刀外,其他什么也没有。但他一个人始终坚持着,直到公元318年,他在幽州(今北京)被害,时年48岁。此时距西晋灭亡已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