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下震惊中外的“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

2021-06-26    作者:陈祝义

@06265.jpg

1.jpg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重温发生在七十四年前党领导的南京路百货职工"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证明即使是赤手空拳的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也是能够战胜全副武装的敌人,并且取得胜利的。

  

  

    南京路——全国民主运动重要堡垒的中心地带

  

  

  被誉为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不仅是上海最集中、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又是上海最具有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全国民主运动重要堡垒的中心地带。早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在上海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新新、大新等各大百货公司,就有中国共产党、共青团领导与组织广大职工参加过“五卅”反帝运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等重大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南京路百货党团组织被破坏,直至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中,1937年5月,党中央派刘晓、刘长胜同志来到上海,恢复和重建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委随即派出陆志仁前来百货业,重建了党的组织。从此在党的领导下,百货业职工运动蓬勃开展。

  1947年2月,百货业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发起“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把日常的经济斗争提高到了政治斗争的高度,把反独裁、反内战与反美干涉结合起来,把学生抗暴运动与职工运动结合起来 ,把职工反美反蒋斗争与工商界上层爱国民主运动结合了起来,在上海职工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震惊全市的“二九”惨案

  

  

  1946年6月底,在美帝的支持下,国民党政府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同年11月,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商约》,进一步投靠美帝,出卖国家主权,使国民党统治区事实上成了美帝独占的殖民地。美货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到城市、农村各个角落。在美国货的冲击下,我国民族工业奄奄一息,纷纷倒闭。80万产业工人中失业人数高达30多万人。

  1947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响应北平学生反蒋反美运动中,群众已对美蒋采取攻势,标志着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已接近。我们要准备在这个继续高涨的基础上,争取美军全部撤退,废除《中美商约》、抵制美货及支持其他群众民主要求与经济要求。”

  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根据当时出现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决定把任务交给百货业党委 ,发动群众,团结民族资本家,广泛开展“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进一步扩大爱国、反美、反内战的统一战线。

  百货业党委书记周炳坤当即找了三区百货业工会党团的韩武成,陈施君、丁盛雅,他们三位都是在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共产党员,深得职工群众拥护。会上周炳坤传达了党的指示,大家十分振奋,决议成立爱用国货、抵制美货筹备委员会(简称“爱抵会”)。

  为了发动群众,把“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迅速开展起来,“爱抵会”决定于2月9日在新都剧场召开大会,正式成立“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委员会,并聘请郭沫若、邓初民等民主人士到会演讲。

  不料,召开大会的消息,被混在新新公司职工队伍中的特务姚卓人,密报给国民党市党部主任委员方治。随即以社会局出面,下令新新公司资本家不准将剧场出借给“爱抵会”。

   针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已经无法向百货业党委联系请示了,工会党团韩武成、陈施君、丁盛亚马上开会研究,会议一直开到9日凌晨,经过对形势反复分析、估计、讨论,认为“爱用国货,抵制美货”

  大会是发动群众的政治任务,最后决定大会按原定时间召开,会址改到南京路334号劝工大楼三楼三区百货业工会会所。

  2月9日那天,未到开会时间,可容纳四五百人的劝工大楼三楼会场已被挤满。郭沫若、邓初民由丁盛亚他们陪同也来到了会场。

  正当准备开会时,会场门口突然有人起哄,一个身穿西装的特务伸手打了要求他签到的工作人员两记耳光,随后一脚踢翻了签到桌,扬臂高喊:“打!”这时,混入会场的一批打手,在中统上海行动组组长苏麟阁的指挥下,纷纷跳出来行凶。他们手持榔头铁尺,见人就打,见物就毁,还抓起带有钉子的椅子脚、痰盂、茶杯朝主席台上掷去。

  赤手空拳的与会群众见此暴行,无比愤怒。纠察队员在队长曾永全指挥下,立即在主席台上筑成几道人墙,跟手持凶器的特务对垒,把特务掷到台上的物件接过来掷了回去 ,向敌人英勇还击。有的同志头部流血,有的眼睛被打肿,有的手脚受伤,但没有一个后退。此时,由丁盛雅他们保护郭沫若、邓初民越窗进入劝工银行,安全地退出了会场。

  会场里愤怒的群众高呼:“冲下去捉特务呀!”中统特务见势不妙,拔出手枪威胁,掩护特务打手退出会场。早已埋伏在场外的特务,对从会场里退出来的人,只要不是他们的同伙,抓住殴打。

  永安公司职工梁仁达目睹暴徒行凶,愤怒地责问:“我们提倡国货有什么罪?你们为什么打我们?”特务们一拥而上,围住梁仁达拳脚相加。梁仁达猛地挣脱,冲向窗口,大声叫喊:“打倒特务!”此时气急败坏的特务打手扑向梁仁达,将他从会场一直打到劝工大楼楼下,梁仁达被他们打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漓,昏倒在人行道上。敌人还不住手,几个打手抓住梁仁达的手脚,抬到半空,突然又猛地将梁仁达摔到地上,再抬再摔,惨无人道地折磨梁仁达。临走时继续残忍地在梁仁达身上乱踩。梁仁达被送到仁济医院,因伤势过重,当天下午四时,在仁济医院不治身亡。

  

  

  不卖美货为什么有罪

  

  

  当天下午,上海各晚报刊登《市长谈话》称:“吴市长国桢今日中午对劝工银行事件发表谈话,谓百货职工假该行开会,提倡‘爱用国货’运动。惟其中一部分工人突提出‘抵制美货’之口号。此种举动,显系带有政治色彩。当场为另一部分工人所不满,以至引起冲突,发生互殴情形。”

  这个精心炮制的《市长谈话》,谎称工人互殴,掩饰国民党当局有组织、有计划地破坏“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的阴谋,威胁广大市民,并为进一步镇压作好舆论准备。

  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惨案的突然发生,敌人一手制造的白色恐怖下,在群众中一度出现了恐惧情绪。

  面对这种形势,百货业党委书记周炳坤及时召开工会党团成员紧急会议,讨论梁仁达殉难后如何扭转职工群众低沉情绪,以及如何开展对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会议决定采取群众容易接受的合法斗争的形式,立即成立梁仁达烈士治丧委员会,筹办丧事,在永安公司饭厅里设立灵堂,在每天的祭灵守灵中,由治丧委员会在饭前向职工报告惨案真相,揭露敌人阴谋,教育发动群众,由此将重心逐步转到抗暴斗争上来。

  三区百货业工会在征得资方的同意后,立即在永安公司饭厅设立追悼烈士灵堂,灵堂上悬挂着梁仁达烈士遗像,两旁墙壁挂满职工撰写的悲愤的挽联。

  自2月11日中午11时头班饭开始,当开饭的钟声响起,职工们个个戴着黑纱,从各个楼面进入饭厅,坐在自己餐桌的座位上。丁盛雅、景本年、杨瑞俊等治丧委员会负责人 ,陪同烈士夫人高绍珊等遗属守候在灵台两侧。在司仪主持下,全体肃立,向烈士遗像三鞠躬,永安公司职工乐队奏起哀乐,全体默哀三分钟。梁仁达的义弟杨瑞俊含泪报告梁仁达怒斥特务暴行,被残酷殴打致死的经过。见到烈士妻子高绍珊面容瘦削、憔悴、惨白,眼窝深陷,泣不成声,顿时激起了饭厅里职工的愤怒,他们个个热泪盈眶,愤怒地高呼:“为梁仁达报仇!”“踏着梁仁达的血迹前进!”

  这一悼念与抗暴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很快推广到了南京路上的其他公司。

  随着群众情绪的逐步高涨,各大公司工会,发起了义卖黄花活动,女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连夜赶制烈士纪念花,花瓣有十一片,两片白色,九片黄色,象征“二九”惨案。各公司职工在商场内向中外顾客义卖,同时进行宣传。后来义卖烈士纪念花扩大到街上 ,由职工组织流动小分队,向行人义卖、宣传。不仅到街上义卖,还义卖到了电影院,向全市人民控诉了国民党特务暴行。

  永安公司职工还在商场散发《告顾客书》,在为每个顾客包扎货物时,都夹送一张印有梁仁达烈士遗照的讣告、介绍烈士生平和揭露惨案真相的传单。2月10日,《文汇报》《大公报》《联合晚报》上同时发表揭露惨案真相的纪实报道。2月11日和12日,三区百货业工会理事长陈施君在《文汇报》 《联合晚报》上登载了紧要启事:“外界不明真相,甚至对本会横加诬蔑,意图加罪,混淆是非,用心刻毒,极堪痛心。”与此同时,“爱抵会”负责人公开站出来驳斥吴国桢的谈话 ,又在《文汇报》上发表《告全国同胞书》,除揭露惨案真相外,还向全国人民表示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这时上级党组织从敌人内部了解到了特务行凶的计划、组织、动员和行动的全部真相,2月14日通过上海工人协会发表宣言,投寄给了各民主工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大小各报社。于是,“二九”惨案真相就大白于天下。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广大百货职工进一步提高了觉悟,认清了国民党法西斯的真面目,紧密地团结在工会周围,更积极地投入斗争。

  

  

  结成广泛的反美反蒋的统一战线

  

  

  南京路发生的“二九”惨案震惊中外。为了进一步打击敌人,争取斗争的胜利,中共上海地下党市委布置各产业工会、人民团体、大专院校党组织配合行动。“爱抵会”分别派出韩武成、丁盛雅、陈施君等去各产业工会联系和报告惨案真相。上海市职业界、教育界、学生界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妇女联谊会以及上海电力公司等产业工会,都先后成立了“二九”惨案后援会,声讨特务暴行。

  为了声讨反动派制造的“二九”暴行,学生界“抗暴联”组织了一百多个小分队,上街向市民宣传。酒菜业工会不管驻工会特务的阻挠、威胁,依然成立后援会,撰写《告全市社会人士书》,分发到各酒家去向顾客散发,并义卖黄花,捐款慰问烈士家属。上电、法电、英电和纱厂工人纷纷成立后援会,起草《宣言》,声援百货职工的抗暴斗争。各大专院校学生和各业职工同仇敌忾,团结战斗,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暴力量。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民主工会五十多个单位组成的上海市人民团体联合会,为声援“二九”斗争,又成立了“上海市‘二九’惨案后援会”。

  2月15日的《文汇报》上,又发表《驳复吴国桢、方治的谈话》,对吴、方颠倒黑白、血口喷人的“谈话”,逐条进行了有力的驳斥。15日下午,市后援会借八仙桥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礼堂开会,招待各界和新闻记者。会议由马叙伦、沈钧儒、张絧伯、章伯钧、王绍鳌五人主持。他们申述了后援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是非,保障人权,并以确凿的事实揭露了惨案的真相。三区百货业工会代表丁盛雅在会上报告了惨案经过。与会人员一致谴责特务暴行,热情声援百货业职工。在全国最大城市上海点燃起抗暴斗争的熊熊烈火。

  中共中央上海分局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认为这场斗争已经充分发动了群众,揭露打击了敌人,扩大了反美反蒋统一战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二九”惨案引发的反美反蒋的抗暴斗争,为最后的护厂、护店,迎接上海解放,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照片说明:劝工大楼原址、梁仁达生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