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父亲盛绿生的百年诞辰。他是1998年去世的,父亲生前那些散落的物件,有的已不知去向,唯独有一本入党笔记本被我们珍藏了下来。
那是一本藏青色硬面抄,封面是毛泽东烫金头像。纸张已经泛黄,页面上的细横线也已变得模糊。里面记载着父亲的入党申请书、入党补充报告,自传、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等 。
父亲祖上在浦东杜家行。1938年,“八一三”抗战,家焚于战火,举家由闸北迁入当时的英租界避难。1946年5月,由于生活困难,父亲以临时雇差名义进入上海邮局。当时,旧邮政管投递员叫邮差,分拣员叫听差,邮运员称之为邮役,搬运工叫苦力,新入局的都必须填写保单,员工视为“卖身契”。
解放前,邮局地下党活动十分活跃,为迎接解放,成立了“护局委员会”和“邮电工人联合会”,开展护局工作,还劝降了盘踞在邮政大楼的国民党青年军二〇五师一个营,使邮政大楼除残留个别弹孔外,局产没有受到破坏和损失。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军管组随即接管了上海邮局,邮政获得了新生。不久,军代表顺应民意,在邮政大楼天井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废除保单制度,当场烧毁保单,员工改称投递员、分拣员、搬运员,群情振奋的场面令父亲难忘。由于战争,造成铁路中断、公路不畅,上海积压了大量邮件。正当大家齐心协力疏运邮件时,雪上加霜,台风来袭,连降暴雨,苏州河河水倒灌入地下栈房间,紧急关头,军官会同志第一个跳入水中,把包裹邮件抢运到站台上。军管组同志的身影,成了父亲记忆里的永恒。
1952年,邮政实行工资改革,父亲改为业务员,担任了部门工会宣传委员。同时,他被吸收为党的宣传员,经常参加邮局党组织举办的党员讲座。1954年2月25日,他向党支部书记口头提出入党请求,得知要写成入党申请书,包含本人出身、经历、家庭成分、政治情况、社会关系、对党认识和思想转变过程、入党动机、优缺点及 今后努力方向、态度决心等。他次日开始起草,并在3月6日交了报告。支部书记当天就提出了修改意见。他三易其稿,3月13日,又一次将沉甸甸的报告递了上去,其过程在笔记本中记载得详详细细。
他渴望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他在报告中写道:“革命的目的是要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绝不是一部分人的生活提高了,革命就算完成了,我愿终身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到底。”其间,父亲受党组织调派,先后参加虹口区普选工作和民主改革工作,实际感受到党通过由普选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管理国家事务,对他的教育很深。1954年6月22日,由虹口区委正式批准父亲为候补党员。
父亲作为一个老邮政,在党组织培养下,成长为一个中层干部,机关、分拣、运输以及后勤部门的基层领导,每天早出晚归,无怨无悔。为了寄托对新中国的美好期盼,他将五个儿子的末尾名字署了新、民、苍、生、非。他从没向组织上伸过一次手,全家十来口人,挤在一起,福利分房没分到房,上级领导上门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过得很好了。儿辈们传承了父亲的血脉,孩子中有三位入伍参军,三位入党;七个孩子的家庭中党员家庭有四个,全家老小有九位党员,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