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2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作为歌舞史诗巨作 ,它由此成为艺术的经典。早就听说这个剧目的诞生与上海有关 ,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2013年3月6日,我去华东医院探望孟波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上海市文化局、电影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作为曾经的上海文化部门主要负责人,没想到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诞生,他是当事人之一。
这是1964年6月,第五届上海之春拉开了帷幕,除音乐节目外,还演出有三千人参演的大型歌舞《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几天后,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陪同坦桑尼亚副总统卡瓦瓦访问上海 。当晚,上海选用大型歌舞《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招待国宾。
第二天,陈毅对时任上海文化部门主要负责人孟波说:“卡瓦瓦副总统等看完演出后非常激动,你们这台节目为我们开展外交工作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15周年,许多国家的重要外宾都要来北京。今天看了你们的大歌舞 ,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这要比我们印发许多宣传品更有效。当然,可否作为国庆招待晚会的演出,需请总理来决定。”
7月中旬,上海接到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从仰光来电 ,说出访东南亚回京途中 ,他们在昆明稍做停留后将直飞上海 ,想观看《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大型歌舞。
孟波清楚地记得,13日那天气温特别高,文化广场不仅没有空调,电风扇也不多。他和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等负责人在现场商量,如不降温,实在无法演出。于是当即决定从各单位借调二百多台电风扇 ,急运几十吨大块冰块放在前后台 ,还用消防救火车不断地向屋顶喷水 。
那天演出结束后,孟波和艺术指导许平马上赶到茂名路文化俱乐部,倾听领导意见和指示。周总理顾不上休息 ,孟波等人一到,就说开了:“我来之前已听陈老总介绍,这台大歌舞不错,今天看了果然很好 。”周总理肯定了这台节目,也直言它的不足:“这台节目反映了中国革命斗争历史,气势宏伟。你们选择了不少群众喜爱的革命历史歌曲,听起来很亲切。有些场次如‘飞夺泸定桥’等的舞蹈设计得不错。可是你们没有着力写遵义会议,这是很大的缺陷。另外,历史的跨度太长,是否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可以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写,那又是一篇大文章,得好好研究。”
孟波回忆说,后来经商量后决定,将上海大型歌舞《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的主要编导、演员、指挥等人员调到北京 ,加上北京和各方面的力量 ,在原歌舞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并且定名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三个月后,在北京、上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诗人、作曲家、舞美工作者,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业余合唱团等三千多人的努力下,以满腔热情创作并成功演出了这首革命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