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5
在解放战争中,有一段重要的历史,这就是国民党海军的起义。当时,在被特务严控的国民党海军中,其王牌巡洋舰重庆号、驱逐舰长治号以及江防主力第二舰队等共有74艘舰艇纷纷起义,占国民党海军舰艇总数一半之多,弃暗投明的起义官兵达3400余人,致使国民党海军几近崩溃,也加速了蒋家王朝的灭亡。
1949年,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准备渡江战役,从宜昌到上海的1800多公里长江沿岸线上,国民党政府在南岸部署了115个师,以及国民党海军120余艘舰艇、空军280架战机的强大兵力,相比之下,人民解放军要靠小木船来突破长江天险是十分艰难。
面对强敌封江的严峻形势,毛泽东一面筹划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给蒋家王朝致命一击的战法,一面依照“瓦解敌军”的原则,精心布局瓦解国民党海军这步棋。要让国民党的军舰掉转炮口或变成“暗炮”,这就是毛泽东等领导人亲自策划和开辟的“第二战场”,为解放军顺利渡江及为人民海军建立、未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直接策划国民党海军起义的是中共驻上海特别情报机构负责人吴克坚。他早在1924年就入党,曾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工作。1946年,他被派往上海等地负责共产党的地下情报工作。这时,吴克坚接受周恩来的直接指示,以惊人的胆略和超人的智慧,挑选和组织了一批久经考验、胆识兼备的战士,在国民党海军内部进行惊心动魄的策反工作。他派遣地下党员分别潜入国民党海军要害部门,在军舰上进行宣传、策反工作,并发展共产党员,有效地培养、联络了一批爱国将领和海军骨干,其中包括林遵、吴建安、郭成森等,为日后起义打下了基础。
1949年2月12日,王志良、鞠庆珍、孙露山等地下党员策动了国民党海军黄安号军舰在青岛起义,这是国民党海军第一艘起义的军舰。在黄安号起义之后仅半个月,国民党海军的核心主力重庆号也举起了起义大旗。接着,江阴炮台起义、长治号驱逐舰起义……
重庆号巡洋舰是国民党海军旗舰,是当时远东海军中最大的一艘军舰,舰重7000余吨,排水7500吨,全长505英尺,宽51英尺,额定功率6400马力,最高航速为每小时32海里,续航能力4000海里,满员编制650名官兵。舰上装有6英寸口径炮6门,4英寸口径副炮8门;高射、平射两用机关炮8门;高射机枪8挺,鱼雷发射管6门。此外,它还有雷达、防雷、通讯等先进设备。由此可见,重庆号是国民党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舰艇,也是被蒋介石视为”国宝”的战舰。
长治号,最初为日本海军宇治号护舰驱逐舰的旗舰,1934年下水。装备有120毫米主炮三门,25毫米高炮九门,配有火炮、电动指挥仪、声纳雷达等,航速每小时20海里,排水量1350吨。1945年日本投降后,它被国民党海军作为战利品所接收,改名为长治号,先后作为国民党海军中的护航巡洋舰的旗舰。
由国民党少将林遵统率的国民党第二舰队控制着大小战舰近百艘,几乎囊括了国民党海军舰艇的主力并负责长江中下游的江防。如果能策动第二舰队起义对渡江战役、加速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林遵,生于福州,是清朝禁烟功臣林则徐的侄孙。先后任国民党海军副舰长、国民党海军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赞和驻美国大使馆海军副武官。他早就对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和贪污腐败深恶痛绝,曾说过国民党不亡天理难容。也一直反对打内战,曾表示:打共产党我不赞成。而在第二舰队中,大多数官兵为知识青年,有爱国思想,不愿参加内战。1948年9月间,林遵同共产党方面建立了秘密联系的渠道。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陈毅司令员的代表同林遵进行了会晤和磋商,动员林遵率部起义。并派出代表在舰队中秘密活动。经过仔细思量,林遵终于下定了起义的决心。为周密地组织起义,林遵利用手中的职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自己的亲信和我党地下工作者安排在身边或是在要害岗位。
4月23日,林遵率领第二舰队在南京江面起义。同一天,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人民海军诞生了!毛泽东称赞这次起义为“在南京江面上的壮举”,“是值得全国人民热烈欢迎的行动”。
1953年2月24日,毛主席在南京登上了南昌号(原长治号)军舰,视察了新中国的人民海军,并且题写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57年至1958年曾参加重庆号、长治号策反工作的杜宣、黄宗江,将这两艘军舰起义的那段历史经历编写成了电影剧本《海魂》,后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毛泽东接见林遵(前排左二),中为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