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和钱钟书

2014-02-22    作者:丁元元

钱穆是谁家的亲戚?这是个有意思的题目。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几年前去世的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乃是钱穆先生嫡嫡亲亲的亲侄子。钱穆字宾四,钱伟长的父亲字声一,两人乃是一母所生的大哥和二弟,所谓“一”、“四”是叔伯兄弟联合排行的结果。父亲早逝,声一义不容辞地“长兄为父”,钱穆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写满了对兄长的感激。
遗憾的是,声一先生去世也很早,作为叔父钱穆对于长侄钱伟长自然疼爱有加。
钱伟长是钱穆正宗的亲戚,那还有“冒牌”的?其实也不是冒牌,只是以讹传讹。外界一直传说,钱钟书和钱穆也是远房亲戚,至于两人的关系,还有族叔、族兄两种说法。误传的原因可能出自想当然——钱穆和钱钟书都是江苏无锡人,既然同姓,也容易被认为存在亲戚关系。有说法是两家“同宗不同支”,但要说族亲是肯定算不上的。
外界误传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也确实有过交集。原来,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在江苏第三师范学校任教时,与自学成才的钱穆有过一段共事。钱穆对于钱基博老先生尊重有加,写出《国学大纲》一书后尊请钱基博作序。
搞笑的是,钱基博也有点“捣糨糊”,把这个任务“外包”给了尚在读书的儿子——于是,《国学大纲》的序言虽然赫然署名钱基博,其实却是出自“枪手”钱钟书的手笔。
钱基博与钱穆既为同事,年龄相差也不算太大,自然应该算是平辈,所以即便不是亲戚,钱穆在辈分上也无疑是钱钟书的叔叔辈,那又怎会有“族兄”的谬传呢?
原来,钱穆留下的一些文章书信中,为了表示对钱基博老先生的尊敬,大多自降一辈,谦称为“侄”自署,所以也就有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和钱钟书是兄弟了。
抗战爆发后,钱穆和钱钟书都曾在西南联大任教,虽然任教的时间都不长,但其中可能也有些交往。记得也有资料说钱钟书“坦白”了自己替父亲代笔写序的旧事,两人相对大笑。
不过,据说钱钟书在西南联大过得很不如意——后来,冯友兰之女宗璞在小说里描绘了一对很不堪的夫妇,原型就是钱钟书和杨绛——于是一年后转往湖南。此时他的父亲钱基博正在蓝田师范学院担任中文系主任,儿子去了又做起了外语系主任。
由此是否可以说,“中文”毕竟是老子,“外文”始终是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