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剧不是“无厘头”

——浅析《戏台》的喜剧特色

2025-07-31    作者:姚志康

  闻陈佩斯息影32年,卷土重来的银幕新作《戏台》,是由他打磨十年演出360余场的话剧《戏台》改编而来。他身兼编、导、演三职,引起观众满满的期待。在影片点映阶段,笔者先睹为快。

  该片说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洪大帅(姜武饰演)攻占北平。正逢五庆班携名角金啸天(尹正饰演)、凤小桐(余少群饰演),要上演打炮戏《霸王别姬》。不料,接连发生流氓滋事、大帅霸场等意外。侯班主(陈佩斯饰演)等各色人物的命运阴差阳错地勾连在一起,上演了一出旧时梨园的荒诞喜剧。

  荒诞喜剧不能和 “无厘头”作品混为一谈。荒诞喜剧有着严肃的创作态度和严格的创作规律。其常用手法——“巧合”,由此产生“误会”,以致让事件发生扭曲,甚至颠倒。人物的命运在事件的扭曲、颠倒中发生了反转,形成“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却又挑剔不出逻辑上的毛病。观者觉着滑稽得可爱,荒诞得合理,而不是“无厘头”不讲内在逻辑的一味搞笑。

  影片从清末民初,北洋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权位之争中洪大帅入城开篇。无巧不成书。洪大帅进城,给西太后唱过宫廷戏的五庆班携净行名角金啸天同一日回京,驻扎德祥大戏院。这是“一巧”。有“一巧”就得产生“二巧”。否则,剧情推进不下去。

  “二巧”,名净金啸天是染上毒瘾的瘾君子,旧时戏班的角儿抽大烟者不在少数。金啸天瘾君子人设出现没毛病。金啸天抽过头了,醒不来,也是事出有因。因为他爱上的歌女卷了他的钱财与人私奔,让他伤心至极,猛抽大烟麻痹自己。而这厢五庆班未到,德祥大戏院已将三天的戏票出售一空。侯班主和戏院吴经理(杨皓宇饰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穷尽所有解毒的法子都没能让金啸天清醒过来。其间,京城一霸刘八爷(尹铸胜饰演)的骚扰,洪大帅包场三天庆贺自己坐镇京城的搅局,令五庆班和戏院方紧张得透不过气来。

  “三巧”的情节“无缝衔接”,和戏院毗邻的大裕斋包子铺里的伙计大嗓儿(黄渤饰演),按剧场吩咐给凤小桐送包子和小米粥。大嗓儿的人设至关重要,他借常年进出剧场给角儿送饭的机会得以蹭戏,成为一个超级戏迷。这送包子给凤小桐的“三巧”为后面的种种“巧合”埋下伏线:棒槌洪大帅误认大嗓儿就是一个“角”;大嗓儿被指鹿为马推上舞台救场;舞台出现真假“西楚霸王”,等等。

  这部电影不仅延续了陈佩斯从《阳台》到《托儿》的喜剧创作脉络,更通过电影语言的转化,将民国戏班的生存困境升华为对权力异化与艺术尊严的深刻叩问。《戏台》的价值远超出普通喜剧片的范畴。它通过一个戏班的遭遇,完成了对权力运作机制、艺术生存困境与文化认同危机的多重思考。这些隐蔽的主题并非通过说教式的对白呈现,而是渗透在剧情设计、视觉符号与人物关系中,形成多义性的解读空间。

  据剧组人员透露,当陈佩斯坐在剪辑台,完成最后一帧画面的剪辑后,呆坐在那里,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同事们都清楚,这两年的拍摄制作,陈佩斯亲力亲为,抠剧情细节,抠服化道的真实感,可谓耗尽心血。懂戏的观众应能看得出剧中旧时戏园子的场景、老戏班的行规、后台戏服道具摆设,甚至旧时角儿摆谱的“毛病”等,都是考古般地呈现。这绝不是“无厘头”作品可以相提并论的。

  还须一提的是,该剧演员表演呈现“一棵菜”的戏剧效果,四梁八柱个顶个胜任,并非“全明星阵容”所致。无论主、配角,都在导演的启发下,做足了功课。青岛人黄渤,饰演的大嗓儿是河北唐山人,还要在京剧里唱出“唐山落子”的韵味,不去讨教钻研,能在银幕呈现?此类戏“哏”不胜枚举。陈氏喜剧的精致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