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冯小刚的新突破

2025-04-17    作者:姚志康

  看完《向阳・花》有一大感受:另眼相看冯小刚。没想到贺岁片起家的冯导,再度华丽转身——成功执导社会片《向阳・花》,网赞“底层女性的‘芳华’”。

  冯小刚用犀利的现实主义笔触,借女主人公高月香(赵丽颖饰)之口,叩问“罪与罚”的定义。刑释人员想做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常常举步维艰。诚如片中高月香作为给残疾弟弟娶老婆“交换婚姻”的牺牲品,嫁给了弟媳的残疾哥哥。她因为生了女儿屡屡遭打,为筹措给女儿装人工耳蜗的20万元,被人利用当了“裸聊”的网络主播,入狱后女儿惨遭遗弃。出狱后,她好不容易找到旅馆保洁工的差事,上班第一天遭受旅客丢手表被搜身的耻辱,还因搜查出刑满释放证书,直接丢了“饭碗”……但正如《向阳・花》的片名,逆境中成长的女性无论有多么的不堪,都努力向阳而生。

  整部电影结构严谨,蒙太奇运用流畅,呈现如下的艺术特色:

  用光影勾勒出向阳、向善、向上的精神图谱。影片打破传统同类影片的框架,在厚重的现实底色上,用艺术的笔触描绘人性的光芒与生命的韧性,让观众在角色的悲欢离合中,感受到温暖与信念的力量,契合“向阳而生”的主题思想。

  为刑释女性在银幕上发声。通过高月香们的遭遇,揭示了社会偏见、性别歧视等。影片中刑释女性群体善与恶、正与邪、包容与算计、侠义与温情,都是在故事叙述中自然呈现,毫无斧凿痕迹。过去电影中反映刑释女性的内容很少,正面的更少,这次冯小刚丰富了此类题材的银幕表达。

  以悲悯视角挖掘人物内心的善念。影片通过非线性叙事交织监狱内外时空,用暖黄色调、手工千纸鹤等元素,消解大墙铁窗的冰冷,展现她们作为母亲、女儿等多重身份。剧中角色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高月香为救济金争执,黑妹(兰西雅饰)难改偷窃习惯,高月香为索要300元劳务费而面对恶霸挥舞匕首,让观众看到刑释女性在生存压力下的挣扎与抗争,而非简单的道德审判。

  不避讳阴暗面,失望中追寻希望。《向阳·花》的力量在于展现精神困境的突围。高月香在受到“交换婚姻”的打击后,为抚育幼女学会手语,狱中用对女儿的思念支撑生存;黑妹在高月香影响下,用手语喊出“我想活着”的渴望。而牛轧糖、向日葵等符号,具象化希望的微光,见证角色向往光明的执着。

  底层女性群像的成功塑造。影片塑造的底层女性群像迸发出强大的正能量。高月香与黑妹超越血缘的“姐妹情”,在偷糖、挡刀、桥洞和解等情节中层层递进,展现利益与情感交织的复杂情谊。胡萍(王菊饰)虽市侩却愿献出救命的“恐龙血”,情节还不显突兀,因为有受助的前情“伏笔”。她们之间的互助源于共同的苦难,真实而动人。狱警邓虹(啜妮饰)不放弃、不抛弃,一以贯之地施援手,也源自其“服刑犯人以命换来的弃婴,狱警养父将其抚养成人的身世”之故。这一笔把人性的光辉抒发得淋漓尽致。片中高潮戏“怒砸贼主”中,将群体力量推向顶点,既具有暴力美学冲击力,又跳出个人英雄主义的窠臼。

  还须一书的是赵丽颖在片中大放异彩的表演。为贴近人物,赵丽颖素颜出镜,短发造型,甚至刻意使用带有浓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还时不时爆粗口。这部戏实实在在将赵丽颖推向了演技派的表演艺术高地。冯小刚评价其表演“充满狠劲与真实感”,称赞其“用演技撕碎了观众对女演员的刻板印象”。